在家當宅男期間,楊應超趁機報名了幾堂遠距課程持續進修,「那些都是我很想上的課,可惜以前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閒賦之餘,他還成為朋友的投資顧問,「去年4月美國封城,我天天宅在家。台灣朋友就一直在問我,有沒有什麼推薦的投資標的?」

楊應超說他推薦了2組美股給朋友,一組有Netflix、蘋果和微軟、臉書等安全牌,另一組則是逢低買進在疫情中受傷甚深的美國航空、波音、迪士尼等。沒想到朋友擔心美國股災蔓延,遲遲沒有進場,反而是楊應超4月進場、6月出場,短短一個多月獲利50%。
「現在各國都在印鈔票,利息低、熱錢多,短期看來經濟還是會好轉。」但隨著疫苗問世、疫情逐漸退場,楊應超認為,未來世界將朝向K型復甦,「貧富差距會拉大。有錢人繼續炒股變得更有錢,沒錢的人可能連吃飽都成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