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時月之屋的麻糬的確是用搗的,圓糯米蒸熟,放進臼裡槌打,口味、軟硬度自己調整,設計出一口大小的尺寸,免去牽絲、掉餡困擾,老人小孩也更容易入口,「賣最好時,請了5、6個小姐幫忙。」但他發現用搗的麻糬很快會硬掉,擅於變通的他改用米漿脫水成團,再蒸熟攪揉,麻糬才不會那麼快變成「粿」。這傳統方式延續一甲子,為了口感細緻、健康,第三代老闆施建旭磨米漿磨得更細,蒸糯米糰蒸得更久,還降低甜度。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