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花月殺手》 沒有英雄的史詩會員專區娛樂李奧納多飾演的退伍軍人投靠富裕舅舅、娶了原住民妻子,安居樂業生活靠的竟是貪婪與醜惡。文 聞天祥發布時間 2023.10.23 10:33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10.23 10:34 臺北時間影評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聞天祥勞勃狄尼洛電影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花月殺手》講述了一個大多觀眾未曾聽聞的印地安原住民故事。本來還在哀嘆傳統式微的「奧塞奇族」,因居地冒出大量石油,反而成為人均最高之地,可以坐擁汽車洋房,還能請白人當司機僕傭,卻也吸引大批投資(機)客蜂擁而至。甫從一戰烽火歸來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到此投靠身家富裕的舅舅,娶了原住民妻子,但安居樂業的背後,竟是貪婪與陰謀。如果想看到抽絲剝繭的解謎快感,將會大失所望。誰是幕後黑手,早就一目了然。既然如此,馬丁史柯西斯還有必要把電影拍到三個半小時嗎?真正恐怖的,是表面慈善友好的大老闆,用善良的嘴臉沃養心中的惡毒;從地方治安官、銀行、醫生到律師,都是體面的共犯。所以接連的謀財害命,不是單一殺人魔的變態行為,而是集體貪婪與白人優越感的暴力剝奪。但史柯西斯並沒刻意裝什麼原住民觀點。相反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這個怯懦的白人男性,才是帶領我們見證歷史的關鍵。他不英勇,也沒啥才智。戰時沒荷槍實彈,掌的是鍋杓瓢盆。他被舅舅操控沒錯,自己也食髓知味。不過你又無法否認,他對妻子確實有愛。道德是複雜糾結的,諷刺也在這裡:現實裡出來作證的,一樣鋃鐺入獄;首腦倒是在政客奔走下,提前假釋。所以最後當這個案件變成現場廣播劇,史柯西斯粉墨登場唸出女主角的訃文,變得饒富意味。當事人在文字間隱去的痛苦和冤仇,被創作者用電影撫慰與伸張。選擇波瀾不驚的表現手法(除了女主角母親迴光返照那場攝影機運動華麗非常),確有其深層用心,史柯西斯是屬於大銀幕的。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