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不是故意討人厭 薛仕凌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這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年代,也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薛仕凌,而是屬於不斷變形中的薛仕凌。透過戲劇演出,跳脫單一敘事的平板、呈現人物的立體樣貌,是薛仕凌努力的方向。
這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年代,也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薛仕凌,而是屬於不斷變形中的薛仕凌。透過戲劇演出,跳脫單一敘事的平板、呈現人物的立體樣貌,是薛仕凌努力的方向。
薛仕凌儼然是故意的,接連在《台灣犯罪故事—出軌》《影后》到《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扮演的都是不討喜,甚至讓人覺得很討厭的角色。感覺這是他「討人厭三部曲」的大成。

被討厭的勇氣 薛仕凌

1983年6月10日生,以嘻哈組合「大嘴巴」獲第19屆、第22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演出《生生世世》《台灣犯罪故事—出軌》分別拿下第56、58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男主角獎;《做工的人》獲第56屆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新作《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每週六晚間9點於公視、Singtel TV(新加坡)頻道首播,晚間10點於NETFLIX、中華電信 MOD、Hami Video、CATCHPLAY+(台灣、印尼)上架,週日晚間9點於八大戲劇台播出。

反派會讓觀眾看到氣得牙癢癢的,不討喜的角色則會做一些很糟糕、自私自利的事,完全勾起觀眾自身種種不快樂的回憶,傷害性更強。難道這是故意的嗎?「我不能同意你這樣子說。」薛仕凌解釋,為什麼不怕演一些會被罵、討人厭的角色?

以戲劇溝通,為什麼變成討厭鬼

不管是《影后》讓人氣到發火的導演李子齊,乃至於《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的狗仔隊莊大海,薛仕凌演出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趣跟好玩,「無論角色也好,或是故事,要覺得這個案子是有趣的。再來就是我比較想要透過戲劇,讓大家更認識這個人物的多面性。很多時候,大家看到事情發生,都是看新聞,然後只有單一的面向。藉由戲劇,比較有機會讓大家看到這角色不同的面貌。」
20250120star005
觀眾對於薛仕凌的演出愛恨分明,反應也是愛恨交織,大家都很入戲。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