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電影在這塊的嘗試早有建樹。義大利塔維安尼兄弟奪得柏林金熊獎的《凱撒必須死:舞台重生》便在獄中把莎劇和真實運用自如,同年贏得坎城評審團大獎的《盧哥來唬秀》男主角在現實裡也是受刑人。跟《辛辛監獄劇團》最易聯想的是《抓狂演訓班》,不過後者重心在帶領排戲的導演,《辛》片主角則是參與計畫的受刑人。尤其是劇團老鳥和新人從競爭到莫逆的經過。
【影評】《辛辛監獄劇團》 我演故我在

受刑人在監獄組戲劇社甚至公演,除了部分人士不以為然,恐怕更多難以置信。強調改編自真實事件,成了一種必要的起手式。《辛辛監獄劇團》的主演及編劇之一克拉倫斯麥克林不僅為更生人,還提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影片裡的「藝術更生計畫」在現實締造了證據。

相較上述他片,《辛辛監獄劇團》顯然更樂觀正面去詮釋藝術的魅力和影響。擁有新成員決定權的老鳥,從凶神惡煞的裝腔作勢發現其演技「潛力」,便是黑色幽默的有效投放。而兩個老獄友隔著牆壁互訴童年往事的即興,則產生了唏噓與遺韻。
再次入圍奧斯卡影帝的科爾曼多明哥把老鳥演得很有層次。先以熱心姿態現身,排戲積極,還協助別人申請假釋,然而經驗豐富的另一面,也意味他牢飯吃得夠久,假釋屢屢不過。當委員質疑他「現在是不是在演戲」那冷不防的羞辱與難堪,簡直入木三分。接連不同的打擊,勢必動搖公演的信念。當菜鳥反過來開解老鳥,也帶來想當然爾的溫情救贖。
排戲演戲,彷彿在修正難以重來的真實人生。貶低文化的人大概難以想像:藝術在嚴刑峻法的旱土上,能開出良花善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