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讀金門1】軍管時期後浦老街新發現!在針車行尋覓島民落番軌跡 隨胡椒香找到百年藥行會員專區美食旅遊透過金門青年李誠恩帶路下,我們跟著他一起彎進後浦老街靜謐的巷弄裡,發現軍管時期的遺跡。文 童心怡攝影彭仁義葉琳喬發布時間 2022.01.17 05:57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國內旅遊金門中藥行理髮廳老街離島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通常第一次來到後浦老街的觀光客,都會參加當地導覽,不過大部分的導遊介紹的都是比較接近明清的歷史,訴說金門發跡的有多早、文化有多深遠。這次我邀請的帶路人李誠恩,他是從小在金門長大的八年級生,特別想要跟遊客分享比較靠近現代,在介於1949~1992年的軍管時期居住在後浦老街這一帶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透過帶路人李誠恩,可認識後浦老街軍管時期獨特精彩的常民生活文化。後浦老街的範圍大約介於民生、民權與民族路之間。金門後浦老街的範圍大約是在民生、民權與民族路三條路圍起來的三角區域。李誠恩坦承自己應該算是古寧頭的後代,但當時古寧頭是金門戰爭的最前線,為了躲避戰火砲擊,大部分居民紛紛逃離,因此他從來沒有住在古寧頭過。反而因為舉家搬遷至金城的新社區,讓從小常跟父親一起到後浦逛街的他,對這個充滿與家人回憶的街區有著獨特的情感。回到現代,李誠恩拿起手邊的老照片,「當時金門總共有十萬大軍駐守,就算是小三通最鼎盛時期的金門,整座島上的居民連同觀光客,大約也只有兩萬多人。」他說,大量的人口為後浦老街的每間店家帶來源源不絕的生意。見證軍管時期生意榮景的「華華理髮店」,現在僅剩一位老闆林壬華。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