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它是首富與廟宇最愛糕點店 備好這些祭品不怕鬼門開十字軒糕餅舖專訪會員專區財經理財邱獻德(左)與兒子邱易為(右)以傳統與創新的產品並行,守護老店邁向百年。文 呂明潔攝影林育緯發布時間 2024.08.06 05:2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4.08.06 05:29 臺北時間台灣老店邱獻德糕餅接班霞海城隍廟拜拜中元普渡糕點傳承十字軒壽桃邱易為大稻埕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古味糕點 節慶必備品位於霞海城隍廟附近,經營94年的糕餅店「十字軒」,全年幾乎沒淡季,中元節忙做佛手等普渡祭品、中秋趕月餅,各神明聖誕時,壽桃每天出貨1萬多顆,全台知名廟宇都曾叫過貨。第二代邱獻德在父親意外車禍過世後,29歲一肩扛起比自己還老的店,曾有師傅看他不懂做餅隨意敷衍,但他勤問同業,常跑食品展了解原料,每年以簡訊提醒熟客下單,連王永慶三房李寶珠、長榮創辦人張榮發都是常客。他吃過不會製餅的虧,要求兒子邱易為從做餅學起,父子常為近百種品項增減意見相左,但爭論也推動進步,他們的生意和感情,越吵越旺。中元節普渡祭品佛手需以人力一隻隻折出手指造型,相當費工。距離中元普渡倒數1個半月,位於台北霞海城隍廟附近的老字號糕餅店「十字軒」已開始趕製普渡祭品—佛手餅、佛圓,廚房內傳來不間斷的剁刀聲,只見師傅正以菜刀在麵團上快速切出手指形狀,第三代老闆邱易為,一一將其折成佛手造型,「這個不是貴材料,是貴人工,也有人用模具壓,可是手指會很粗,不好看。中元前有些廟一次買5、600個,現在就要做才來得及。」古味糕點 節慶必備品佛手象徵神佛牽引好兄弟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包著白豆沙的佛圓則有一切圓滿的意思,通常在普渡法會結束後,民眾可食用保平安。這類傳統糕點已少有業者製作,但具94年歷史的十字軒如節慶糕點百科全書,哪些節日該拜何種糕點,難不倒年僅36歲的三代老闆邱易為,「像5月霞海城隍廟城隍爺出巡就是訂鹹光餅,月底有觀世音和關公聖誕,又忙出壽桃、紅龜粿,我們家產品參與了人的出生到離開。」佛手與佛圓是中元普渡必備祭品,象徵神佛牽引好兄弟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和一切圓滿之意。(10元/個)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