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澎湖往東海的行程要從白沙鄉的岐頭碼頭出發,這一區有好幾座島嶼,有的能登島、有的不能,但每座島嶼都很有看頭。比如不能登島的「雞善嶼」,特別適合從海上觀賞,沿著海岸排列整齊的墨色玄武岩,像是一架聲音渾厚的管風琴,在浪花侵蝕拍打下,更顯得壯觀、灰暗又不可接近,我想最宜居的島民,大概就是每年春夏之際,成百上千隻棲息此處的燕鷗。







我們途經「鳥嶼」,換上膠鞋,還能登島隨意遊覽,近距離緊接而來的下一個目的地「毛司嶼」是此行的重頭戲。「毛司」在台語中意指「無嶼」,用來形容這座小島十分貼切,由於漲退潮的關係, 漲潮時全島皆被覆蓋於水下,只有退潮時,能一窺小島2/3的面貌。整個月裡,並非天天有機會登島,卻也因為其特殊的自然環境,孕育豐富的海洋生物,成為釣客眼中的磯釣天堂。我們跟著嚮導攀上毛司嶼,穿越一大片礁石,終於抵達一處灌滿海水的大型潮池,據說,早期漁獲量多時,這裡輕易就能發現龍蝦的蹤跡。








如今為了保護生態,加上龍蝦難尋,嚮導們必須事先將龍蝦藏在潮池裡,才能帶遊客們來此一邊認識毛司嶼的豐富生態,一邊感受捕獲龍蝦的興奮。在不同的潮池裡,可以發現硨磲貝、河豚、海參、小丑魚和海膽,悠悠哉哉地躺臥或悠遊在水池裡的模樣,嚮導笑說,整座小島就像一座天然的熱帶水族館,不需要下水,就能在陸地上看到各種熱帶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