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地下狂熱趴》 只要狂嗨不要抱歉會員專區娛樂導演用黑白攝影呈現壓抑與苦悶狀態,電影主要關於青春、反抗、友誼,有類似《猜火車》頹廢狂野的氛圍。(聯影提供)文 聞天祥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9.09.27 06: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1 臺北時間影評蘇格蘭聞天祥電影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地下狂熱趴》是一部關於青春、反抗、友誼(或是柏拉圖式的愛情)、銳舞音樂的電影。 就像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站在我這邊》透過四個青少年結伴去找一具屍體的經過,側寫了一去不返的青春和友情,讓看似無聊的小事變成一場儀式。《地下狂熱趴》時空設定在1990年代的蘇格蘭,兩個個性迥異的青少年因為喜歡同樣的音樂而結為莫逆。比較害羞木訥的男孩即將搬走,而活在哥哥暴力陰影下卻一樣被視作人渣的,豁出去偷了哥哥的髒錢,決定帶哥兒們去參加一場被禁止的銳舞派對。他們想反抗什麼?是聽什麼音樂都要干涉的政府(客)、不分青紅皂白執行命令的警察、仗勢欺人的惡棍(無論是男友或兄長,比比皆是),還有各有本經要唸的家庭。導演用黑白攝影來呈現那個壓抑和苦悶的狀態,而只有音樂和娛樂藥物催動下,世界才瞬時成了彩色。即使已經到了21世紀,我想應該還有不少保守派對這部片的刻畫,敬謝不敏。但喜歡《猜火車》和《夏》的觀眾,會嗅到一些熟悉的氣味。音樂、時代、社會氛圍等部分,只覺還好。更喜歡的是這兩個稱不上帥的年輕男演員的表演,以及導演對他們的呈現。也許你在成長過程中也曾遇過這麼一個人:論成績、背景、個性,都不像會走到一起,卻分享了一段別人難以瞭解的時光。多年後你們可能在街頭巧遇,相約日後再約見面,卻曉得機會渺茫。影片到最後,傷痕累累的木訥男孩說,何必抱歉,這是他度過最美好的一夜。老被當作壞孩子的男生躺在他身邊,那隻擱在對方身上不放的手臂、那雙惺忪疲憊卻不忍閉上的雙眼,無論感性與理解,盡在不言中地道出電影的可貴。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