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豚外型軟萌、個性溫和,是動物界的頂流明星,但我們只看水豚可愛的一面,卻忽略了野生動物無論如何都仍具有危險性,台灣民眾可能也很難想像,水豚在南美洲不但是餐桌上的佳餚,也是生態平衡的重要指標,在阿根廷境內水壩就發現許多渾身被染綠的水豚,因為受到暖化效應影響,當地水域滋生大片藍綠藻,造成河川含菌量過高,可能對人體健康和水中生物造成危害,進而影響生態平衡。
哥倫比亞女子在湖中繞圈,看似與水豚浪漫共舞,沒想到其實是「動武」,在網路上分享影片的女子表示,當時她正在湖中游泳,這隻野生水豚卻步步逼近,還發狠攻擊狂撲猛咬的態勢,與台灣民眾印象中乖巧溫馴的模樣相差很大。
外型肥短呆萌讓水豚迅速走紅,甚至還有主題曲,曲調充滿魔性,整首歌不斷重複,這四個字因為太洗腦,水豚英文音譯而來的「卡皮巴拉」四字,大舉入侵社群。
水豚最早是由日本動物園在1960年代開始引進,靜岡縣的伊豆仙人掌公園則在1982年率先發明水豚泡溫泉,知名度因此飆升,日本5間知名動物園還會定期聯合舉辦水豚泡湯耐久大賽。伊豆仙人掌公園工作人員:「熱水已經累積了不少,但是今天的主角卻完全沒有泡進去。」
熱潮從日本燒到台灣,宜蘭知名農場抓準時機引進水豚,迅速引發網路話題,接著越來越多觀光農場也嗅到商機,爭相引進,但是水豚耍憨賣萌,也僅限在這裡沒有天敵,到了野外,可不是這個樣子。
新聞旁白:「平時看起來笨重,躲避天敵時,跑起來時速能達到50公里,水豚外形像豬,其實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齧齒類,原生地在南美洲,美洲豹和鱷魚等肉食動物是牠最大天敵,但受到森林砍伐和非法狩獵影響,野外掠食者族群數量急遽減少,水豚得以大量繁衍,生活範圍甚至擴散到都市。」
大半夜被外頭吵雜的聲音吵醒,沒想到從窗台探頭一看,屋子外的路上竟然出現不請自來的水豚大軍,水豚遊行畫面雖然可愛,但專家警告,必須小心監控數量,避免水豚過度繁殖,否則水豚若進入人類屋內,又攜帶了立克次體病菌,可能引發斑疹熱,對人類產生健康威脅,在南美水豚不僅是常見的野生動物,還深深影響當地文化。
節目主持人Reed Dunlea:「我們剛得到了一隻,被撕碎的大老鼠,這個擁擠的傳統市場,鄰近卡塔赫納市中心,你可以買到各種魚類、肉類,甚至是Chiguire的肉,那是水豚在南美的口語名稱。」
半水棲的水豚被羅馬教廷歸類為水生動物,是南美洲的天主教徒在復活節前,禁食熱血動物的四旬期期間重要食材之一,能燉煮、煙燻或油炸,料理方式多變。
節目主持人Reed Dunlea:「說實話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因為我以前從沒吃過老鼠,感覺新奇又怪異。」
雖然水豚肉在部分國家是傳統食物,但近年來因為環保與保育意識提升,許多地區已減少獵捕,水豚也是濕地系統的指標物種,牠們的生存狀況也暴露出南美洲生態,面臨人類行為的多重威脅和破壞。
【往下看更多】
● 新/南韓野火蔓延「逼近市區」 緊急疏散居民
● 死因不明!知名女星猝逝享年58歲 震驚親友
● 南韓野火已24死、26傷! 若延燒恐危及核電廠
【今日最熱門】
● 快訊/國軍「中和軍艦」擦撞中國漁船 海軍證實了
● 新/柯文哲血尿!律師團遞狀聲請具保停押
● 迫12歲女拍255影片!女醫師怒噴黃子佼:下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