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塑膠微粒對環境與人體健康的影響備受關注,最新研究更發現,這些微小的塑膠碎片不僅污染自然生態,還可能穿透血腦屏障,對人類大腦造成嚴重傷害。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發文,引用2025年3月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的最新研究指出,科學家在一群看似健康的小海鳥體內發現大量塑膠微粒殘留。研究顯示,這些塑膠碎片不僅阻塞消化道,還進一步侵入大腦,使雛鳥出現類似阿茲海默症的退化訊號,即使牠們尚未學會飛行,大腦功能已受到損害。
張家銘強調,這項研究對人類而言無疑是一大警訊。現代生活中許多看似方便的物品,如超商咖啡杯、外帶餐盒等,都含有塑膠微粒,這些物質會隨著食物與飲品進入人體,長期累積後可能導致大腦功能受損。
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降低「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含量,這種營養因子對於記憶力、認知能力、神經再生與連結至關重要。張家銘形容:「如果說大腦是一座樂團,BDNF就是讓所有樂器合奏的指揮,當這位指揮沉默了,音樂就會亂套,長期下來便會造成失智與學習障礙。」

研究進一步指出,這些微小的塑膠碎片會突破血腦屏障,深藏於神經系統,逐步影響大腦功能,使人「慢慢忘記自己是誰」。這不僅影響老年族群,也可能對下一代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張家銘呼籲,大眾應重新審視塑膠製品對身體健康的長期影響,減塑不再只是環境議題,更是關乎個人健康的重要抉擇。他提醒,現今社會正逐步邁向「塑膠大腦時代」,如果不及時改變,未來人類可能在看似健康的外表下,實際上已出現大腦退化的危機。他呼籲民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透過環保行動保護環境,也守護自己的健康。
【往下看更多】
● 快訊/緬甸7.7強震!泰邊界高樓瞬間倒塌 現場畫面曝
● 影/緬甸強震災情慘!大樓傾倒 機場像被轟炸變廢墟
● 快訊/台中新光三越氣爆釀5死!火調報告曝「就是瓦斯釀禍」
【今日最熱門】
● 泌尿醫偷情護理師 稱「緩解經痛」激戰40次!包養費曝光
● 緬甸強震震央鄰近KK園區!網揭泰國消息多真相:不妙
● 快訊/緬甸7.7強震!泰國大樓倒塌傳災情 Minnie發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