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天花多少時間上網滑手機,打電玩,3C時代網路成癮的年齡層正普遍下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網路電玩成癮視為一種精神疾病,來看今天的調查報導。
閃爍光影 ,快速的畫面,升級打怪抓寶,現實生活無法突破的關卡,從虛擬世界得到滿足,「電玩成癮」這個被低估的現象,正侵蝕青少年身心。
前網路遊戲成癮者 ALLEN:「上學我都曠課,該上課都不去上課,交女朋友我也照打,教會聚會要講道,我還想到跟人家約要打王,我就跑回家打電動,就是玩到連其他東西都不重要。」
ALLEN是前網路遊戲成癮者說起他的「電玩史」,可以追到幼稚園,因為不善社交的他,總能從電玩獲得現實生活沒有的成就感。
前網路遊戲成癮者 ALLEN:「因為我等級高、我很厲害,網路的人會很崇拜我,想我帶著他們去拿裝備,我就覺得好有成就感,現實生活沒有人讚美我,但是虛擬世界裡大家都很挺我。」
這些快樂、興奮感與歸屬感,本應該是正向情緒,卻變成糖衣毒藥,網路遊戲讓人成癮,也會左右情緒不可自拔,就如同毒品越陷越深,甚至付出龐大的社會代價。
世界衛生組織已把網路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國家實驗研究院曾調查,台灣青少年網路成癮比例比歐美高三倍,電玩的聲光效果會刺激腦內多巴胺,但過度刺激會造成多巴胺迴路彈性疲乏,腦部血流異常,影響腦部認知、溝通、記憶等功能,科學研究更證實,沉迷電玩網路造成的焦慮、憂鬱以及自殺風險,比平常人高出兩倍。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 :「我們相信人腦部,有些敏感性,讓民眾對網路使用,特別有反應,反應回應快的民眾,就容易依賴性強。」
網路世界闖關的快感,無法延續到現實生活,只能不斷重返虛擬世界,漸漸的失去和生活的聯結,也失去社交人際關係的正常互動。
前網路成癮者 ALLEN:「我發現我無法,我的溝通、我的社交已經沒有了,我的社交已經變成要打字,我打字前五秒我可以想一下,但社交我是下一秒就要回答,這我沒辦法,所以我變得無法溝通,所以朋友漸漸遠離我。」
心理諮商師羅惠群:「來填補人際關係的缺憾。」
E世代網路成癮者年齡正在下降,南韓2002年就成立全球第一個網路成癮防治中心,澳洲2024年立法禁制16歲以下者使用社群,美國紐約州則禁止社群對未成年者推播特定廣告。台灣呢,網路成癮症候群正一步一步侵蝕我們的青少年,政府不能再忽視。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戒斷)不是一次到位,是ㄧ個漫長的過程,今天走了三步,退了一步,不會馬上成功。」
不是人人都像Allen能在教會朋友的幫助下,脫離被遊戲掌控的人生,網癮背後代表的是人際,家庭、社交出現問題。
3C普及時代,如何讓孩子回歸正常健康的社交生活,不僅是政府該思考,也是家長該面對的課題。
【往下看更多】
● 快訊/基隆水管破裂!停水降壓影響逾4萬戶
● 全聯花49元買布丁中千萬 1-2月統一發票中獎名單出爐
● 2盤烤肉破萬 前員工開撕老闆:貪小便宜脾氣差
【今日最熱門】
● 父親占國有地爆爭議 母再爆賴帳千萬!許淑華回應了
● 台積、鴻海領軍反攻 台股勁揚362點 收復2萬1關卡
● 罕見!緬甸強震當下 潛水員驚見魚群「瞬間緊貼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