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擅自更改汽機車排氣管的車輛夜間在街頭飆速,噪音實在吵死人。由於市售偵測噪音的儀器實在太貴,新北市環保局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陽明交通大學、源壹科技、頑碼資訊、台灣聲景協會及LASS環境感測器網路系統多方研究合作後,共同結合大數據,打造出一個低成本、可廣設的「聲音盒子」,希望幫民眾找出「誰是噪音車」。
新北市環保局表示,他們是藉由即時監測的聲音數據來建構新北市的「安靜適宜性指數」(Quietness Suitability Index, QSI)地圖,未來可以針對不易稽查、瞬間消逝的噪音,進行即時監測並主動告發,以減少人工無效稽查。這項成果,也獲得2024年總統盃黑客松「卓越團隊獎」的肯定。
新北環保局與上述團隊共同合作組成「寧靜追蹤師」,以「尋找城市淨土」為主題,藉由大數據建構新北市的「安靜適宜性指數」(QSI)地圖,在各種不同聲景情境下,建立不同類型的噪音聲紋圖譜及分貝數,並藉由不斷更新QSI地圖,讓民眾能在吵雜的都市叢林中,慢慢恢復到往常的寧靜淨土。
環保局指出,目前各項噪音監測與稽查工作,因為必須符合相關法規規定,因此常有設備精確度需求高,或需要定期校正等高成本等問題。常見的營建工程噪音,或是噪音車輛等,都因所需設備昂貴,無法全面監控所有點位及路段。
但在導入低成本的「聲音盒子」之後,雖然紀錄監控的分貝值,無法直接作為執法告發的依據,但在廣布於各個陳情熱點之後,就可以了解實際噪音影響情形,更可進一步以AI大數據,分析建構聲紋圖譜,於電腦計算後,分析出應優先設置昂貴的噪音車聲音照相設備點位,以提高設備執行成效,達到節省公帑的效果。
聲音盒子可以搭配監視設備,也可用於監控營建工地噪音,若於禁止時段作業,則可依採證資料開罰,以減少稽查員於接獲陳情後,往來奔波的無效稽查情形,並可以在民眾陳情之前,即消滅噪音來源,讓城市回歸寧靜。
新北市環保局局長程大維表示,這項研究成果未來還會擴大到北北基桃地區,或全國環保相關合作平台,希望大家一起改善全國民眾的生活環境品質,讓噪音不再是夜半驚醒的惡夢。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賴清德:因應AI轉型!明年砸1965億元科技預算「挹注在這些」
賴清德「2032年必須減碳32%」會議「8大重點」和「3大結論」
第4度上火線控訴!「刪米錢、流用青菜錢嗎」卓榮泰重批立院刪政院預算是以往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