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全球智慧手機晶片龍頭、同時為全球第五大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聯發科(2454),2023年營收傳捷報,全年合併營收突破5,000億元,創歷史次高水準。2024年第一季表現持續強勁,法人預估全年營收有望再成長兩成,挑戰新高。受惠於與輝達(NVIDIA)及安謀(Arm)的合作,麥格理證券更將聯發科目標價上調至1,620元。然而,在農曆年前最後交易日,聯發科股價平盤收於1,465元。市場亦關注聯發科即將於2月7日召開的法說會,屆時將公布去年第四季財報及今年營運展望。
隨著智慧手機市場趨於成熟,聯發科積極拓展業務版圖,搶攻AI與邊緣運算市場,尋求多元化營收來源。2024年,聯發科合併營收達5,305.86億元,年增22.4%。其中,旗下天璣9400晶片在市場需求強勁,不僅兼顧效能與功耗,更具備強大AI運算能力。
此外,聯發科近年加快進軍ASIC市場,法人觀察認為,聯發科跨足ASIC的時程比預期更早,最受矚目的案例便是與輝達(NVIDIA)合作開發的小型AI超級電腦Project DIGITS,搭載NVIDIA最新的GB10 Grace Blackwell超級晶片。憑藉GB10的技術經驗,聯發科未來在WOA(Windows on Arm)PC與智慧座艙晶片市場的發展備受期待。
市場消息指出,NVIDIA與聯發科攜手合作,預計於2024年底推出首款專為Windows on Arm裝置設計的系統級晶片(SoC),並可能在2025年5月的台北國際電腦展上亮相。該款SoC將隸屬於N1系列,分為旗艦級N1X與中階版N1,架構與高通驍龍X Elite、X Plus策略相似。
值得關注的是,這兩款SoC均內建NVIDIA最新Blackwell架構GPU,預期將成為市場上效能最強勁的Arm架構處理器之一。預計2025年第四季N1系列晶片出貨量可達300萬顆,2026年更可望突破1,300萬顆,為聯發科帶來約20億元營收,占當年總營收約8%。
外界預估AI加速器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將快速增長,預計2028年將達450億美元。聯發科已積極與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合作,並加強ASIC客製化晶片布局,相關營收認列預計從2024年底至2026年逐步實現。
除了AI與ASIC,聯發科也積極拓展車用晶片市場,目前已獲中國多家一線車廠智慧座艙晶片專案,未來將進一步擴大車用市場份額。此外,聯發科亦憑藉台灣強大的半導體供應鏈優勢,2024年前三季對台灣供應鏈採購金額已高達新台幣2,000億元,未來將持續與全球客戶攜手拓展市場。
聯發科將於2月7日召開法說會,屆時將公布去年第四季財報,同時對2024年營運目標釋出更明確的指引。法人預期,聯發科將強調其在AI、ASIC、車用與智慧運算領域的布局,並持續朝多元化業務發展,以推動長期成長動能。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金龍年封關前拋炸彈?台積電、輝達強勢2連擊!技嘉、所羅門、仁寶爽接招
外資在搞鬼?鴻海法說會利多沒漲!翻黑震盪綠油油 分析師揭內幕:權值股買進良機到了
2025年後股市先爭地盤?發揮主場優勢!「這檔ETF」前十大成分股平均成長率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