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韓注意!近年由於韓團、影劇等熱潮,全球掀起一股「哈韓」風,台灣也有許多女性心存遐想,喜歡前往南韓旅遊,期盼與歐巴來一場浪漫的邂逅之旅;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南韓社會其實存在少數偏激的「厭女」分子,不可不慎。
據BBC報導,2023年知名遊戲〈新楓之谷〉(MapleStory)一個名為「天使破壞者」的女性角色,因為拇指與食指比出了一個疑似「短小」的手勢,就遭質疑遊戲是在宣揚「仇男」觀點,遭到嚴重出征;最後遊戲發行商Nexon總監金昌燮被迫出面公開道歉,承諾全面審查遊戲內容,並暫停鬧出風波的繪師參與創作,風波才逐漸平息。
這個「短小」的手勢,原本是大約10年前,某個南韓激進的線上女權主義社群,用來嘲笑男子性器官尺寸短小的象徵;不過時過境遷,該社群早已煙消雲散,但仍有大量偏激的南韓男性網友四處「獵巫」,希望透過出征霸凌的方式,造成寒蟬效應,讓女性不敢為自己的權利發聲;〈新楓之谷〉就是掃到這次的颱風尾,最終被迫自我審查,屈服在厭女情緒之下。
但這一切並未因此而平靜下來,少數偏激分子的病態仇視,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例如2023年11月,一位在超商工作的女性,只因剪了一頭短髮,就被上門消費的男子認為是「女權主義者」,慘遭暴打一頓、推倒在地狂踹;最終導致這名女性身受重傷、左耳失聰、只能戴著助聽器生活,至於施暴男子則被法院輕判入獄3年。
BBC分析,之所以南韓會出現嚴重的「仇女」現象,主因除了韓國傳統的大男人主義外,還有南韓男子被迫服役長達18個月、但女性卻不用,以及越來越多女性投身勞動市場,排擠男性工作機會等;加上網路上少數言論對女權不負責任的曲解與諷刺,導致越來越多南韓男性對女性主義者─甚至是女性本身,採取敵對態度,甚至衍生出暴力攻擊行為。
目前南韓女性普遍不敢表達自己的女性主義觀點,以防不測;根據國際組織調查,2024年敢表態宣稱自己支持女性主義的南韓女性,比率只有24%,低於全部31個受調查國家平均的45%;而且就算只跟南韓女性自己比較,這個數字也低於2019年受訪者表態的33%;亦即南韓女權「表態率」正在下滑中。
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2021年南韓男女勞工薪資差距高達31.1%,呈現嚴重「同工不同酬」情況;不僅是39個成員國差距最大的國家,而且南韓已經連續26年霸佔榜首,遠高過第二名以色列的24.3%,以及第三名日本的22.1%。
雖然南韓女權團體仍在堅持努力,希望透過法律手段終結「厭女」行為,不過反女權的力量依舊大得出奇;例如2024年,汽車商雷諾公司就解雇了旗下1名女員工,只因為她被指控在宣傳演示中,做出「捏手指」的動作。而連跨國企業都被迫屈服在這種獵巫行動當中,足見南韓女性想要爭取平權,至今依舊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