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出版多部客家著作,現持續從事文史寫作。
「真懷念童年回娘家外婆煎的肉粄,真好吃!」校長作曲家湯華英是我表哥,為讓他解饞,去年他回娘家我在北苗市場買了塊送他,他回桃園煎來吃後說,還是外婆做的好吃。我說生意人要賺錢,用料那有祖母過去實在?就像餐廳賣的客家小炒,很多添了一堆豆腐乾,當然沒有用純五花肉、魷魚、青蔥炒的道地。
客家民系形成於閩粵贛交界,山多田少,以稻米為主食,甘藷、樹薯為副食,善於舂粢打粄,過年少不了發粄、甜粄(年糕)、肉粄(鹹年糕)與蘿蔔粄(菜頭粄)。因生活環境較差,也養成勤儉惜物,傳到臺灣「四炆四炒」仍是最道地的客家料理,年菜只是它的升級版,更精緻化、澎湃而已。
很多家庭「入年假」就蒸發粄,將發酵米糰放入陶缸,想吃就蒸來吃;接著要蒸一大床甜粄,因攸關來年興旺吉利,怕小孩子亂講話,蒸甜粄時要避開,過去的甜粄都會放一些香蕉油,有股香氣,發粄、甜粄是拜天公並備祭品,象徵發財興旺。
冬季是蘿蔔盛產旺季,蘿蔔粄隨時可蒸來吃,但除夕前一天會再蒸一大床,拜天公那晚要吃素,很多家庭小年夜拜完天公後,會煮一大鍋菜頭粄當宵夜,且用煠雞、鴨、豬肉的肥湯來煮,感覺特別好吃。
拜完天公的五濕(香菇、木耳、冬粉、筍乾、金針)有些家庭也會下鍋,配上一些瘦肉,亦是很美味的宵夜。肉粄一般是除夕當天才蒸,利用拜拜後的豬肉𤐙香料,但不是每個家庭都蒸,現還蒸的更少。
「閒時莫鬥敘,年節不孤寂」,客家人平日節儉,但碰到年節大都很豐盛,過年除了拜天公、阿公婆(祖先)、伯公,還要拜地方的守護神如五穀爺、三恩主、媽祖婆、天神爺,有些家庭還要拜外祖(如我家),都要三牲(有些還用五牲)來拜,因此常宰殺五、六隻雞、鴨、鵝,買二、三十斤豬肉,甚至更多,再買魷魚,配成三牲祭拜,而客家人勤儉惜物,任何可用食材(如內臟、雞、鴨腸子),煠雞、鴨、豬肉的肥湯都不浪費,變成年菜的主、配角。
客家年菜的主菜,一般家庭是拜天公的大閹雞肉,沾桔醬,較富裕、較講究的還有封肉、封雞、封鴨,燉豬肚湯,若沒有至少還有爌肉、豬腳、香腸、荷蘭豆炒下水,而用大鍋肥湯炆的長年菜、筍乾、蘿蔔湯一定有,再加上清蒸魚、熱炒青菜,擺上桌就是一桌豐盛的年菜了。
「生食都不罅(足夠),那還能晒乾?」早期客家人窮,吃肉不易,因此做臘肉的並不多,但為應景灌香腸、晒豬膽肝,過年切來配酒的也有;而「年到初五六,沒酒也沒肉」,利用剩肉、魷魚、青蔥熱炒的「炒肉」(客家小炒),以前並非客家過年主菜,如今卻變成客家名菜,連客委會每年都辦客家小炒比賽。
客家人務農,且山居多,靠海少,早期很多人不吃牛肉,年菜除了一道象徵「年年有餘」的魚外,海產並不多,但隨著時代變遷,台灣多元族群文化的融合,牛肉、海鮮、烤烏魚子、烤鴨及火鍋也都上桌了。
「封雞封鴨好名聲,毋當豬肉半肥靚」,年夜飯有封雞、封鴨、封肉,當然更澎湃、更美味,但在清苦的年代,卻不見得家家都料理得那麼講究,但只要有半肥靚豬肉,都可烹煮出美味的年菜,難怪以前過年時家母一大早就跑肉攤,就是先搶購好豬肉。
現臺灣物阜年豐,很多家庭連年夜飯都懶得做了,知名餐廳一桌難求,雖方便,卻少了自做年菜的滋味,若所訂餐廳料理太差,有時還吃得一肚子氣;但現在人豐衣足食,重在家庭團圓的氣氛,年菜就將就些吧!
「有食沒食,食到初十;有尞沒尞,尞到天穿過」,這是農業社會的過年,今年年假已難得連放9天,年初六就該收心上班、開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