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歐美主要媒體為了節省成本,紛紛進行節流措施。各大媒體的節流策略主要圍繞「削減人事成本」、「降低印刷發行開支」、「精簡新聞內容」及「技術優化」四大面向。這些措施雖然能短期內降低成本,但長遠來看,也可能影響新聞品質與品牌價值。 其中特別是「削減人事成本」一項,對新聞從業人員的影響最大。
人事成本佔比多少才是健康的?
根據《路透新聞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1])的報告顯示,數位新聞媒體的營運模式會影響人事成本,例如訂閱制媒體通常人事費用較高(約50%),而廣告導向的媒體則較低(約30%)。 而Nieman Lab針對新聞與媒體產業觀察的報告[2]則提到,美國與歐洲傳統新聞機構因數位轉型,近年來人事費用占比逐漸下降,但仍維持在30%~40%區間。
有研究指出,台灣《蘋果日報》曾因人事成本高昂,對營運造成影響,並因此採取人事緊縮和不補缺的措施。[3] 此外,過去也有政府單位的委外研究指出,台灣公共電視的人事費用已超過35%的企業紅線,影響節目與新聞製作。[4]
至於日本放送協會(NHK),截至2024年3月的財務年度數據顯示,NHK的收入約為6531億日圓(約合台幣1331億元),支出為6668億日圓(約合1358億元),出現136億日圓(約合27.7億台幣)的赤字。其中,人事費用(包括員工薪資與福利)總計約1500億日圓(約合台幣305.5億台幣),占收入約四分之一(約25%)。[5]相比之下,日本的商業電視台人事費用占收入的比例約為10%,這意味著NHK的人事費用比例是商業電視台的2.5倍[6]
台灣數位媒體,如《關鍵評論網》等,因主要依賴記者與編輯,預估人事成本占比可能高達50%以上[7]。
另根據Deloitte、KPMG等會計與顧問公司的行業分析,傳統媒體在數位轉型過程中,通常會削減印刷與發行成本,而人事費用仍占營運成本的30%~50%。
這些資訊反映出媒體產業中人事成本對營運的顯著影響。不同類型媒體的人事成本占比不同,所以財務健康的標準通常介於30%~50% 是合理範圍。若低於20%,可能過度依賴技術或外包;若超過60%,則可能營運壓力過大。最終的合理性取決於收入模式(廣告、訂閱、補助)與經營策略。
然而即使國內外的傳統媒體都卯足了勁自求多福,近兩年來,歐美主要媒體為了節省成本,依然紛紛進行了人事精簡。我們以美國為例說明:
CNN:2025年1月,宣布裁員約6%,涉及約200個職位。[8] 另根據《風傳媒》 的報導[9] 《洛杉磯時報》:2024年1月,新聞部門裁減了約20%的員工。《NBC新聞》與《MSNBC新聞》:2024年1月,共裁員約75人。 《時代雜誌》:2024年1月,裁減約15%的員工,約30人。 《商業內幕》:2024年1月,宣布裁員約8%。 《富比士》:2024年1月底,裁減約3%的員工。 《華爾街日報》:2024年2月,華盛頓特區辦公室裁員約20人。
總體而言,全球媒體業正面臨經營挑戰,為了降低成本,許多媒體除了採取各種自救策略外, 有些不得已只能選擇進行人事精簡,以期在數位化浪潮中尋求新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人事費用的平衡是媒體生存的關鍵
媒體業的人事費用占比並無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而是取決於媒體的營運模式與市場環境。綜觀全球媒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傳統新聞機構普遍面臨數位轉型的壓力,數位媒體則在市場競爭與廣告收入變動中尋求生存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合理的人事費用佔比通常落在30%至50%之間,過高可能造成營運負擔,過低則可能影響新聞品質與專業度。
然而,隨著廣告市場的改變與訂閱模式的發展,媒體經營者不僅要考量財務結構的健康,也必須平衡內容品質與營收策略。歐美主要媒體近期大規模的人事精簡,雖然能在短期內減少開支,但長遠來看,可能削弱媒體的競爭力與品牌價值。
在數位時代,媒體的核心價值仍然是內容的專業與可信度。無論是傳統媒體或新興數位媒體,都應在開源與節流之間取得平衡,透過精準的財務規劃與靈活的商業模式,確保自身的長期生存與發展。最終,媒體的價值不只是財報上的數字,而是能否持續保障媒體工作者的工作權、提供高品質的新聞內容,取得閱聽人的信任,並維護公眾的知情權。
[1] https://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digital-news-report/2024
[2] https://www.niemanlab.org/collection/predictions-2025/?utm
[3] https://www.nhu.edu.tw/~society/e-j/44/44-08.htm?utm
[4] https://ws.ndc.gov.tw/001/administrator/10/relfile/5644/3198/0058889_1.pdf?utm
這份資料是中華民國 99 年 6 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學者專家完成的,年代雖然燒久,但或許仍有參考價值。
[5] https://kidsnomics.space/zh-TW/%E5%85%92%E7%AB%A5%E6%96%B0%E8%81%9E/NHK-%E7%B4%85%E8%89%B2/?utm
[6] 同前註。
[7] https://tdr.lib.ntu.edu.tw/retrieve/2d004c65-9f87-41b7-b5e8-594bacccff78/ntu-111-1.pdf?utm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的這篇論文,李宜萱的《數位媒體付費訂閱制初探:以天下雜誌和聯合報為例》,提及《關鍵評論網》採取每月49元台幣的定價模式,為會員提供無廣告的閱讀體驗。此論文並未直接提供人事成本佔比數據,僅提及該媒體的營運模式。此處的數據是根據註1提及的數據,訂閱制媒體通常人事費用較高(約50%)而來。
[8]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4/doc-inehahzw7156358.shtml?u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