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名主持人徐乃麟近日自曝,太太向他抱怨,他在半夜睡到一半竟然突然對她揮拳,讓他既驚訝又無奈。他強調,自己並非故意的。ICU重症醫師陳志金在臉書PO文表示,這可能是「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RBD)」,患者會在睡夢中無意識地揮動四肢,甚至傷害自己或枕邊人。
陳志金解釋「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一般人在進入「快速動眼期(REM)」時,雖然大腦仍在活動,甚至會做夢,但身體的肌肉會進入暫時癱瘓狀態,因此不會真實地「演」出夢境內容。然而,RBD患者卻因為這種肌肉癱瘓機制失效,導致他們在夢境中發生的動作會實際表現出來,例如激烈揮拳、踢腿,甚至從床上跌落。
臨床上,許多RBD患者的夢境內容涉及爭吵、打鬥,甚至被追逐,而患者在夢中以為自己是在反擊敵人,現實中卻可能誤傷伴侶。
陳志金醫師建議,若懷疑患有RBD,應尋求睡眠專科醫師評估,必要時可透過睡眠檢查確認病情,即便無法在檢查當天發作,透過家屬描述或錄影紀錄也可協助診斷。
此外,醫師也提供以下四大建議:
-
確保睡眠環境安全:建議患者睡在有軟墊的地板上,或於床邊加裝軟墊,以減少跌落受傷的風險。同時,移除床邊危險物品,如玻璃瓶、家具等,以避免意外發生。
-
藥物治療:目前已有藥物可減少發作頻率,對於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使用陽壓呼吸器(CPAP)也可能改善症狀。
-
長期神經科追蹤:RBD可能是帕金森氏症、路易體失智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症狀,因此患者應定期接受神經科檢查。
-
避免與他人同床:若患者經常有激烈動作,為確保伴侶安全,建議分床睡或使用適當的隔離措施。
醫師也提醒,如果枕邊人經常在夜間揮拳、踢腿,應提高警覺,盡早就醫,透過專業診斷與治療,降低對自己及身邊人的傷害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