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10:10 臺北時間

全台氣溫降 泡湯11大注意事項曝隱眼別戴

mm-logo
時事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寒流接力報到,全台冷颼颼,不少民眾因此選擇泡湯取暖、放鬆筋骨。(圖/資料照)

▲寒流接力報到,全台冷颼颼,不少民眾因此選擇泡湯取暖、放鬆筋骨。(圖/資料照)

寒流接力報到,全台冷颼颼,加上今日是今年唯一的補班日,讓不少民眾又冷又累,這時就會想全身浸泡在暖呼呼的溫泉中放鬆筋骨,還能驅寒暖身,讓疲憊的身心獲得療癒。然而,泡湯看似輕鬆愜意,卻也有不少眉眉角角須留意,《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就統計出11大泡湯注意事項。

入冬最強寒流南下,今(8)天清晨最低溫在新北7度,中部以北約在8至11度,南部11至13度;白天水氣逐漸減少,大台北、東半部地區及中部以北山區仍有局部降雨。今晚至下周一(10日)清晨寒流籠罩,平地低溫下探5度左右。

追蹤近三個月內「泡湯注意事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結果發現「慢性病患者」泡湯的風險最受關注。(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追蹤近三個月內「泡湯注意事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結果發現「慢性病患者」泡湯的風險最受關注。(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寒流狂襲,也讓泡湯成了熱搜關鍵字,《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就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內「泡湯注意事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結果發現「慢性病患者」泡湯的風險最受關注,尤其是心臟病與高血壓族群。醫師曾提醒「溫差過大可能對心血管造成衝擊」,入浴前應避免身體直接暴露於冷空氣中,並控制水溫與浸泡時間,以免血管劇烈收縮或擴張,增加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

此外,有網友提到「一邊泡湯一邊喝酒吃肉感覺很chill」,但其實酒後泡湯可能造成血管擴張、血壓降低,進而加重心血管負擔,引來他人力勸「我曾經空腹喝酒後直接泡澡,差點低血糖休克」,強調「酒後」應避免立刻泡湯。還有網友指出,「疲憊或剛運動完30分鐘內」不建議馬上泡溫泉,否則可能影響血液循環調節,導致暈眩、疲勞感加重,甚至增加休克風險。

溫泉的水氣可能使隱眼黏附於角膜上,或讓鏡片變乾、影響角膜供氧,增加眼睛不適與感染風險。(圖/資料照)

▲溫泉的水氣可能使隱眼黏附於角膜上,或讓鏡片變乾、影響角膜供氧,增加眼睛不適與感染風險。(圖/資料照)

泡湯過程中也有許多細節不可忽視,其中不少網友強調入池前「卸妝並摘下隱眼、飾品」的重要性。由於溫泉熱氣會使毛孔擴張,若臉上留有妝容,可能導致毛孔堵塞、肌膚不適,甚至讓肌膚「越泡越爛」;而溫泉的水氣則可能使隱眼黏附於角膜上,或讓鏡片變乾、影響角膜供氧,增加眼睛不適與感染風險,加上「戶外水域容易有寄生蟲」,進一步提高感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有網友提醒入浴前應先「洗淨身體」,不僅更符合泡湯禮儀,還能減少溫差刺激,享受更安全舒適的泡湯體驗。

泡湯期間「注意通風」與「保持適當水溫」也是兩大重點。若室內溫泉空氣不流通,可能引發頭昏、呼吸不適;水溫過高則可能造成燙傷,或因劇烈溫差導致血壓波動,對健康造成威脅。有網友曾分享親身經驗,說道「42度以上的池,我腳剛下去都要燙死」,認為38~42度的水溫是最舒適的泡湯溫度;醫師也提醒「水溫應控制在40度左右,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同時建議起身、入池都要循序漸進,讓身體慢慢適應溫度。

泡完湯後,也千萬別疏忽「肌膚保濕」與「補充適量水分」。(圖/資料照)

▲泡完湯後,也千萬別疏忽「肌膚保濕」與「補充適量水分」。(圖/資料照)

最後,因泡湯時身體表面的油脂會被沖刷掉,也會因出汗而流失水分,因此在泡完湯後,也千萬別疏忽「肌膚保濕」與「補充適量水分」,網友對此說道「泡完溫泉後就是要好好塗乳液才能舒服又放鬆」、「泡湯前後喝杯水,才能減少脫水風險」,適當的保養與補水,不僅能讓肌膚維持水潤,還能避免泡湯後的不適,讓身心都能徹底放鬆;泡湯雖然療癒又放鬆,但仍有不少細節需多加留意,才能泡得舒適又安全。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19檔台股ETF!2月除息一次看「5檔單次現金殖利率逾2%」它3.5%最高
獨家/台鐵列車長停完火車秒衝刺 竟是「幫媽媽乘客泡奶」:怕寶寶餓到
飯店優惠懶人包「身分證168」人氣餐廳第2人半價 這住宿加1元早餐多1件
北雲餐廳是主播媽創辦的!一手打出知名度 去年底頂讓出去「就出事」 

更新時間|2025.02.08 10: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