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08:52 臺北時間

寒流強襲!「1時段」最易心梗:不要外出

mm-logo
時事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黃軒表示,寒流不僅讓人感到寒冷,更嚴重威脅健康。(圖/資料照片)

▲醫師黃軒表示,寒流不僅讓人感到寒冷,更嚴重威脅健康。(圖/資料照片)

寒流來襲,醫師黃軒表示,不僅讓人感到寒冷,更嚴重威脅健康,當氣溫跌破10°C,重症致病機轉遠超一般的感冒,此涉及許多複雜病理過程,例如心肌梗塞發生率激增,氣溫每降1°C,急性心肌梗塞風險上升2.6%,清晨6~10時為最危險時段,低溫使血管收縮度達日間峰值1.8倍,因此這時段要避免外出。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低溫不僅增加一般感冒的風險,更會觸發一連串生理變化,使得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代謝異常、神經系統問題,甚至失溫症的發生率大幅提高。尤其當氣溫跌破10°C,重症致病機轉涉及多複雜病理過程如下:

1. 會大增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氣溫每降1°C,急性心梗風險上升2.6%。清晨6~10時為最危險時段,因為低溫使血管收縮度達日間峰值1.8倍。

低溫也會使腦中風機率翻倍。當收縮壓在5°C環境下,每小時會上升5毫米汞柱,腦出血風險增加37%。此外,血液黏稠度在低溫時提升19%,這使得血栓形成的速度加快2.3倍。

2. 呼吸系統「連鎖風暴」會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惡化

因為冷空氣刺激下,支氣管收縮阻力增加47%,急性發作住院率提升3.2倍。

此外,肺泡巨噬細胞在10°C以下環境的吞噬功能下降34%。這使得病毒性肺炎致命性攀升。病毒性肺炎致命性攀升。因為鼻黏膜溫度每降低1.5°C,流感病毒複製速度加快300%。

3. 代謝系統「失控危機」

首先會加重糖尿病併發症。低溫會促使皮質醇分泌量增加41%,血糖值波動幅度擴大2.7倍。此外,末梢神經病變患者的足部潰瘍感染率在冬季上升63%。

此外,低溫會使甲狀腺機能代償失調。基礎代謝率每下降5%,TSH激素濃度異常風險增加22%。而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在低溫下自體抗體濃度升高1.8倍。

因此,這類的高風險族群包括糖尿病患者、甲狀腺疾病患者、營養不良者。

4. 神經系統「沉默殺機」,會導致巴金森氏症凍僵現象。

因為低溫使多巴胺轉運蛋白活性降低29%,肢體僵硬時間延長4.7小時,跌倒骨折風險較溫暖季節高出3.8倍。

5. 失溫症導致「進行性崩潰」

若核心體溫低於35°C,每降低1°C,心室顫動風險增加33%,腎臟血流減少21%,80歲以上長者的體溫調節效率僅年輕人的17%。此外 ,「隱性失溫」誤判風險增加,例如酗酒者因血管異常擴張,失溫進程加速3.2倍。甲狀腺機能低下者,低體溫昏迷的死亡率達42%。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寒流來襲!醫揭「2飲品」真正暖胃:還能提升免疫力
失眠吃藥or喝酒哪個慘?醫專業解答:「它」是騙局!
不是手搖飲!1飲品=液態熱量炸彈:還害肝硬化、糖尿病
上班族必看!駝背不會害人背痛 醫解答:「它」才是元兇

更新時間|2025.02.09 09: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