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10:59 臺北時間

寒流來襲最忌「1飲品」:看似暖身卻害猝死

mm-logo
時事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黃軒表示,與其依賴喝酒暖身,不如採取科學的保暖方法來安全度過寒冷的天氣,例如穿著多層衣物、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等。(圖/資料照片)

▲醫師黃軒表示,與其依賴喝酒暖身,不如採取科學的保暖方法來安全度過寒冷的天氣,例如穿著多層衣物、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等。(圖/資料照片)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寒流來襲,有些人會喝酒來暖身,但醫師黃軒表示,此種行為暗藏危機!因為喝酒後,酒精會刺激血管擴張,讓更多血液流向皮膚表面,讓人感覺身體暖和,但這種暖意只是短暫假象,事實上,卻加速體熱的散失,導致身體核心溫度下降,且酒精會麻痺人對寒冷的感知能力,而減少防寒措施。此外,天冷喝酒還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負擔,例如心肌梗塞、中風等。「喝酒暖身,是一個危險的誤區!」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寒冷的天氣中,喝酒不僅無法真正保暖,還可能增加失溫與猝死的風險。由於酒精會刺激血管擴張,讓更多血液流向皮膚表面,這就是為何喝酒後身體感覺溫暖的原因,但這種暖意只是短暫的假象,實際上卻加速了體熱的散失,導致身體核心溫度下降。

他表示,由於酒精會加速體熱的散失,也就是,血液流向皮膚表面,核心溫度降低,增加失溫風險。另外,酒精會影響下視丘(人體的溫度調節中樞),使身體無法有效應對寒冷。感知力下降:酒精麻痺了對寒冷的感知,讓人忽略低溫的威脅,進一步減少防寒措施

至於喝酒會增加失溫與猝死的風險,他說明原因如下:

1. 體熱散失加速:血液流向皮膚表面,核心溫度降低,增加失溫風險

2. 溫度調節受干擾:酒精會影響下視丘(人體的溫度調節中樞),使身體無法有效應對寒冷

3. 感知力下降:酒精麻痺了對寒冷的感知,讓人忽略低溫的威脅,進一步減少防寒措施。

黃軒並表示,寒冷天氣,喝酒不僅可能導致失溫,還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負擔,特別是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寒冬喝酒可能引發的致命風險:

a. 心血管疾病:酒精會刺激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增加心梗或中風的風險

b. 失溫猝死:在寒冬中,酒精加速體熱散失,會增加失溫的風險,當人體的核心體溫降至35°C以下時,人體的器官功能會受到嚴重損傷,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c. 窒息風險:醉酒後嘔吐可能導致呼吸道堵塞,進一步增加猝死的可能性

他表示,與其依賴喝酒暖身,不如採取科學的保暖方法來安全度過寒冷的天氣,例如穿著多層衣物、多攝取熱量、使用暖氣設備、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膽固醇下降=變健康?醫搖頭:恐是「1癌王」警訊 快就醫檢查
失眠吃藥or喝酒哪個慘?醫專業解答:「它」是騙局!
不是手搖飲!1飲品=液態熱量炸彈:還害肝硬化、糖尿病
寒流強襲!重症醫喊「1時段」最易心梗:不要外出

更新時間|2025.02.09 11: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