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禹衡/國際中心
近期高雄的連環殺人案件震驚社會,美國一名長期研究連環殺手的精神科護理師巴吉斯(Ann Burgess)博士,過去在紀錄片中曾表示,根據她的研究,連環殺手有對人體的不正常的迷戀,並建議獨居女子在家門口可放大雙的工作靴,可降低被這類殺手盯上的機率。
▲波士頓學院康乃爾護理學院的 Ann Burgess 教授。(圖/翻攝自Boston College官網)
根據《時人》(People)雜誌報導,長期從事犯罪行為分析的專家巴吉斯博士在2024年播出的紀錄片《Mastermind: To Think Like a Killer》(犯罪策畫者:殺手的思維,暫譯)中,結合她數十年對連環殺手的觀察,提出了一系列針對犯罪心理的剖析以及自我防衛策略。
早在1970年代,巴吉斯博士的工作便是與性侵受害者接觸,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發現巴吉斯博士擁有專業能力,能讓受害者對她敞開心房,隨後便邀請她協助行為科學部(Behavioral Science Unit)。當時該單位正在著手第一份針對連環殺手心理分析報告,為後續的犯罪心理研究奠定了基礎。
巴吉斯指出,連環殺手往往在青春期便出現心理上的異常轉變,很多兇手的行為模式在12至14歲時就已出現端倪,隨著時間發展,這些想法逐漸從幻想變為行動計畫。她認為這種異常不僅體現在他們對人體的不正常迷戀上,虐待動物都可能是他們作案前的一種預演行為,有些兇手會透過解剖動物來練習作案手法。
她曾說:「他們會利用動物屍體進行實驗。我記得(美國連環殺手)傑佛瑞·達默(Jeffrey Dahmer )提過,他曾用路殺動物的屍體作為練習的對象。這種對人體內部奧秘的好奇心,雖然聽來極為異常,但卻是相當多連環殺手共有的特質。」巴吉斯不僅揭示了兇手心理的扭曲,也凸顯了殺手對人體結構的病態探究。
另外,紀錄片導演阿比‧富勒(Abby Fuller)與巴吉斯的談話中則發現,加害者的家庭背景大多缺乏父親角色或曾被母親虐待,這些人從過去被害者的身分轉為加害者,變成獲得擁有掌控權的人,但並非所有案例都這樣。
巴吉斯在紀錄片中提出了實用的安全建議,她建議獨居女性可在家門外擺放一雙大號男性工作靴,以營造出家中有人的假象,從而對潛在的入侵者形成一定的心理嚇阻。
此外,飼養一隻警覺性高且具有保護能力的德國牧羊犬,也是有效提升居家安全的好方法。這些措施雖然看似簡單,但在一些犯罪分子眼中,卻可能意味此處並非輕鬆下手的目標。
在高雄連續殺人案件引發廣泛關注之際,警方已迅速加強區域巡邏,並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巴吉斯在紀錄片中則表示,除了依賴科技與社區力量,每個人對危機的直覺也是很重要的。當感覺環境異常或遇到任何可疑情況時,應第一時間聯絡警方或尋求鄰里支援,以免錯過最佳防範時機。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賓士國道3號大翻滾驚悚畫面曝!男駕駛未繫安全帶 從天窗飛出車外重傷
. 高雄連續殺人分屍魔…50年前判決曝!張介宗劫車、輪姦女乘客淪無期囚徒
. 碎屍魔死亡筆記傳有10人「備註綽號、資料」!時間軸見殺人越來越密集
. 川普稱「加薩不宜居」 巴勒斯坦人無權回當地應遷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