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08:00 臺北時間

獨/OL摔傷遭誤診 病情延宕還開刀下場慘

mm-logo
時事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女性上班族工作時摔傷,就醫當下卻未診斷出真正病因,甚至在醫生評估下還自費治療,最後演變成開刀,不僅延誤治療還花了不少冤枉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女性上班族工作時摔傷,就醫當下卻未診斷出真正病因,甚至在醫生評估下還自費治療,最後演變成開刀,不僅延誤治療還花了不少冤枉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誤診」是醫療事故的一種形式,包括醫師開錯藥、錯誤診斷與疾病治療患者等情況。不過這樣的醫療糾紛在你我的就醫日常中屢見不鮮。有民眾無奈表示工作時摔傷,但就醫當下卻未診斷出真正病因,甚至在醫生評估下還自費治療,最後演變成開刀,不僅延誤治療還花了不少冤枉錢;更有民眾投訴車禍就醫時急診醫師未發現骨折,後續針對醫療疏失申訴高層卻未果,痛批根本是「官官相護」。

40多歲從事工程業的方小姐向《三立新聞網》表示,她去年七月從公司2樓不慎摔下,當下左邊膝蓋很痛,後先去骨科診所看,雖有照X光,但醫師給了很多猜測,說「可能是韌帶扭傷或撕裂」,表示要多休息,並建議採PRP(增生療法)來讓軟骨修復,他聽從醫師建議施打1針加上雜費花逾2萬、半年內更陸續回診11次。

她說,直到今(2025)年初覺得左膝復原進度慢、走路不順與不適感仍在,決定換一家診所看,醫師聽完描述後認為當時診斷不夠嚴謹,建議至大醫院接受核磁共振(MRI)進一步檢查。於是在春節前至北市某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左膝前十字韌帶斷裂,半月板(膝蓋關節內的纖維軟骨)也破碎,已安排下週開刀,但考量後續得休養半年、復健等事宜,決定就近安排雙和醫院手術。

「醫師誤診造成我生活、工作不便,連帶經濟也造成影響。」方小姐無奈的說,她平時騎機車上班,但因腿部傷勢讓上下車都很麻煩,且上班、回娘家要爬樓梯,原以為治療後有改善,但去年底出國旅遊時才發現腳傷未癒根本走不了太久;此外,因最初的診斷不明確,使得後續職災申請受阻,這些都是困擾。認為台灣醫療分級、轉診制度仍有待落實。

不過,這樣的事件並非個案。30多歲的江小姐向《三立新聞網》投訴新北聯醫急診醫療疏失。她說去年11月時發生車禍,送至新北聯醫三重院區急診室,當下主訴右手及右腕疼痛,急診醫學部張姓醫師檢視X光後,表示右手及右腕骨頭沒問題,並開立診斷證明為「右腕疼痛」,雖有提及「後續門診追蹤」及「減少患部活動」,但並未任何骨頭的問題及骨折的醫囑。

她說,沒想到2天後右手疼痛越發明顯且腫脹,只好到住家附近診所檢查,醫師診斷為「右手第四掌骨幹閉鎖性骨折」,骨折處恐永久變形,建議手術並轉診至北市醫院骨科治療,目前採石膏固定至少6週進行保守治療,加上因身上多處擦挫傷,也至整形外科作後續治療及追蹤。

「我當時一直有跟醫師詢問是否骨折,但一直沒被重視。」江小姐說自己就從事醫療業,所以當下就有對X光結果提出疑問。她後續向新北聯醫三重院區社工室申訴,認為當時急診時張姓醫師恐有誤診情形,沒想到從急診部主任到院長皆認為被申訴的急診醫師當下處置沒錯,更要她自己向衛生局申訴,讓她痛批根本是官官相護。

對於江小姐的醫療糾紛,新北聯醫建議可向新北市衛生局申訴。(示意圖/資料照片)

▲對於江小姐的醫療糾紛,新北聯醫建議可向新北市衛生局申訴。(示意圖/資料照片)

對此,新北聯醫企劃室主任鄭百卿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回應,江小姐傷勢屬右手掌閉鎖性骨折,並非明顯的開放式骨折,所以急診醫師診斷當下認為無大礙,但也有告知可能過個兩三天症狀慢慢會變得明顯,可再進一步留意回診。對於醫療爭議部分,院方初步認定無疏失問題,故尊重江小姐看法,並建議可向新北市衛生局申訴進行調處。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10萬劑流感疫苗「台灣東洋」得標 疾管署:2/20如期開打
急診室系統遭駭客攻擊勒索「500台電腦當機」馬偕醫院回應了
急診塞爆!流感逾18萬人就診創10年新高 公費流感疫苗全台剩1.3萬劑
本季最小流感死亡!南部國小男童A流併「壞死性腦病變」惡化 發病一週歿

更新時間|2025.02.13 08: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