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珮瑜、蔡効儀 / 台北報導
海洋保育署去年5月到9月,在南沙太平島調查發現,短短116天共記錄到141隻母綠蠵龜上岸產卵,累計221個卵窩,成為歷年最多。專家分析,因為南沙太平島位在赤道帶,一年365天都適合母海龜上岸產卵,但幼龜要存活下來,還是需要經歷重重考驗。
剛出生的小幼龜在沙灘上奮力往前爬,一步步排除萬難奔向大海、逆流向前,小海龜誕生不容易,但今年有了新突破。母龜用前肢在沙灘上挖大洞,準備產卵,覆沙後確保卵避免天敵侵擾,一切就緒才會下海。
南沙太平島上去年5月至9月,短短116天,4個月時間記錄到141隻母綠蠵龜上岸產卵,共221個卵窩,預估可孵出3.5萬隻幼龜,破紀錄成為歷年最多。
海洋生物保育組組長羅進明:「當然環境的因素是大概可以推論啦,南沙那邊比較,整個島嶼的這個沿岸的部分,比較少受到人為干擾。」
這紀錄遠高於台灣其他產卵地,小琉球和望安每年記錄不到10隻產卵母龜,蘭嶼也只有10至20隻,總卵窩數更不到40窩。但專家分析,即便有3.5萬顆卵,海龜存活率並不高。
海大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海龜卵)存活率大概6至7成左右,那個島問題就是島太小,所以它其實容納不下那麼多海龜,因為那個島其實距離海平面不遠,如果今天有大浪的話,整個島淹掉的話,你的卵窩也會滾動不見。」
南沙太平島位在赤道帶,全年365天都適合母海龜上岸產卵,但根據統計,幼龜平均每千隻,只有約1到2隻能存活到成年,算一算20年後,大約只剩36隻成年母龜可以返回產卵。如今新生命幼龜出現,不僅突顯棲地保護的重要性,也讓海龜生態永續再添希望。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氣爆突擊稽查!3天揪10家消防缺失 大遠百爐台「瓦斯閥門螺絲鬆」
. 日春木瓜牛奶內幕接連爆!離職員工:老鼠咬的削掉給客人喝
. 嚇壞!台北凌晨傳「詭異低吼聲」 古亭國中警報器誤響
. 食安連環爆!用發霉木瓜又用過期牛奶 日春「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