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江守山表示,為了預防吃進塑膠微粒,民眾喝茶要注意茶包是否含有塑膠材質。(示意圖/資料照片)
生活中存在著許多毒素,近來以塑膠微粒最為人關注。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眾多研究發現,不論是吸入或吃進人體的塑膠微粒,均會增加荷爾蒙相關的癌症機率,且會使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至4.5倍。因此,生活中應避開含有塑膠微粒的物品,除了塑膠容器、咖啡紙杯外,「還須注意茶包是否含有塑膠。」他表示,因為茶包泡在熱水中,會釋放大量塑膠微粒到茶水中,危害人體健康。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已有許多科學證據顯示塑膠微粒風險的影響包括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心血管疾病、癌症發生。他表示,可藉由避免使用塑膠瓶裝水、慎選餐具、減少使用塑膠容器,以及選擇「不含塑膠的茶包」。
▲醫師江守山表示,外觀顯高級的茶包,例如尼龍、PET製成的茶袋,會釋放大量塑膠微粒到茶水中。(圖/記者施春美攝影)
針對茶包也可能釋出塑膠微粒,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茶包材質主要可分為紙、塑膠、棉這三類。市售較便宜的茶包,外觀顯見為平面狀者,多為紙類,但因多會加入「濕強劑」這一致癌物,因此,也會傷害健康。
至於塑膠,江守山表示,常見於外觀顯高級的高級茶包(如尼龍、PET製成的透明茶袋)會釋放大量塑膠微粒到茶水中。近年研究顯示,上述這類茶包、茶袋會釋放大量塑膠微粒到茶水中。」這類茶包多呈現立體或三角狀,予人高級產品感,但卻內含塑膠微粒帶來的健康風險。
他表示,最安全的茶包材質是「棉」,但因成本高,因此佔市售比率的1%。
不少人會喝茶來提神,或獲得茶帶來的健康效益,江守山建議,民眾應使用散裝茶葉,來減少塑膠溶出的風險;「上班族可使用內含不鏽鋼濾網的保溫杯,而非使用茶包,來避免塑膠微粒的危害。」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獨家/扯!診所要開眼藥水卻給「耳滴劑」 民眾怒:太誇張
. 不是11點!「這時間」上床最養生 晚一點就增心梗風險
. 睡眠時間「這長度」最長壽!太長、太短都增加死亡率
. 必學!譚敦慈「1炒菜方式」超護心血管:鹽最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