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7)日公布最新政黨認同度民調,針對國民黨、民進黨兩大國內主要政黨,有43.9%民眾自覺較接近民進黨的理念和主張、30.9%較接近國民黨、21.8%不偏任何政黨。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也分析,民眾黨支持者1成7認同民進黨,5成2認同國民黨,3成1中性選民,中性選民原本佔有民眾黨支持者可觀的比例,如今也降到最低的時候, 「今日的民眾黨已經不是一年前的民眾黨」,對藍綠政黨競爭會帶來何種衝擊和影響,值得審慎評估 。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政黨認同度民調,詢問民眾「目前國內有兩個主要政黨,民進黨與國民黨,請問哪一個政黨的理念和主張跟您較接近?」結果發現:43.9%較接近民進黨的理念和主張、30.9%較接近國民黨、21.8%不偏任何政黨、3.4%不知道、拒答。也就是目前台灣社會中,綠認同者比藍認同者多13個百分點,台灣藍綠勢力比率是1:1.42,綠認同者約等於藍認同者的1.42倍。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對此表示,當前台灣兩大政黨的群眾基礎,綠遠大於藍。

游盈隆分析,與2024年9月相比,可以看到藍綠基本盤出現顯著變化。民進黨認同者從37.9%到現在的43.9%,上揚6個百分點;國民黨認同者從22.5%到現在的30.9%,上揚8.4個百分點。過去4個月,台灣人的政黨認同傾向出現相當大的轉變,兩大黨各有斬獲,但國民黨斬獲更多。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4個月前,民進黨認同者比國民黨認同者多15.4個百分點,如今縮小了2.4個百分點。

游盈隆進一步指出,首先,過去4個月,中性選民(獨立選民)規模大幅萎縮,從37.5%縮小到21.8%,一共縮小了15.7個百分點,約等於306萬人;第二,強烈民進黨認同者略增1.5個百分點,溫和民進黨認同者上揚4.5個百分點;第三,強烈國民黨認同者只增加0.1個百分點,但溫和國民黨認同者激增8.2個百分點。整體來講,這代表過去四個月台灣政黨體系出現兩極化現象, 但增長的主要是溫和派而非死硬派,民眾黨支持者因柯案而轉向國民黨是關鍵因素之一。
進一步交叉分析,在年齡層方面,除了55至64歲藍綠支持者規模在伯仲之間外,其他年齡層皆呈現綠大於藍;從教育背景看,除專科教育程度者藍大於綠外,其他教育階層都呈現綠大於藍;從省籍族群角度看,河洛人多數認同民進黨,而客家人和外省人多數認同國民黨;從地理區域角度看,除桃竹苗和基宜花東金馬多數認同國民黨外,其他區域多數認同民進黨。但從政黨傾向看,民進黨與國民黨支持者都各自有超過9成認同其政黨,民眾黨支持者1成7認同民進黨,5成2認同國民黨,3成1中性選民。
游盈隆指出,過去一整年,從2024年1月到2025年1月,台灣民眾黨支持者的組成與政治取向出現巨大轉變。具體地說,民眾黨支持者中自覺與國民黨理念較接近者,從2024年1月25%、2024年5月31.3%、2024年年9月30%到2025年1月51.8%。
游盈隆續指,民眾黨支持者在2024年1月總統大選剛結束時,那時也可以說是民眾黨顛峰時期,自覺與國民黨理念較接近者只佔全黨的四分之一,現在已經佔超過半數以上,這是一種向國民黨理念與主張急遽靠攏的現象,箇中原因,值得推敲。
游盈隆提到,當過半數民眾黨支持者自覺較接近國民黨的理念和主張時,它原本擁有可觀的與民進黨理念較接近的人也逐漸消失。從2024年1月33.8%、2024年5月22.7%、2024年9月18%到2025年1月親綠支持者消失。
游盈隆說,中性選民原本佔有民眾黨支持者可觀的比例,如今也降到最低的時候;從2024年1月34.5%、2024年5月39.7%、2024年9月51%、2025年1月31.1%。 「一言以蔽之,今日的民眾黨已經不是一年前的民眾黨」,它對藍綠政黨競爭會帶來何種衝擊和影響,值得審慎評估 。
「2025台灣人的政黨認同與變遷」即時民調由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並委託山水民意研究公司進行電話訪談等。訪問期間為2025年1月12至14日,共3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 為 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 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70%、手機 30%,有效樣本 1081人,市話762人,手機319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8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 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政黨認同度民調,詢問民眾「目前國內有兩個主要政黨,民進黨與國民黨,請問哪一個政黨的理念和主張跟您較接近?」結果發現:43.9%較接近民進黨的理念和主張、30.9%較接近國民黨、21.8%不偏任何政黨、3.4%不知道、拒答。也就是目前台灣社會中,綠認同者比藍認同者多13個百分點,台灣藍綠勢力比率是1:1.42,綠認同者約等於藍認同者的1.42倍。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對此表示,當前台灣兩大政黨的群眾基礎,綠遠大於藍。

游盈隆分析,與2024年9月相比,可以看到藍綠基本盤出現顯著變化。民進黨認同者從37.9%到現在的43.9%,上揚6個百分點;國民黨認同者從22.5%到現在的30.9%,上揚8.4個百分點。過去4個月,台灣人的政黨認同傾向出現相當大的轉變,兩大黨各有斬獲,但國民黨斬獲更多。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4個月前,民進黨認同者比國民黨認同者多15.4個百分點,如今縮小了2.4個百分點。

游盈隆進一步指出,首先,過去4個月,中性選民(獨立選民)規模大幅萎縮,從37.5%縮小到21.8%,一共縮小了15.7個百分點,約等於306萬人;第二,強烈民進黨認同者略增1.5個百分點,溫和民進黨認同者上揚4.5個百分點;第三,強烈國民黨認同者只增加0.1個百分點,但溫和國民黨認同者激增8.2個百分點。整體來講,這代表過去四個月台灣政黨體系出現兩極化現象, 但增長的主要是溫和派而非死硬派,民眾黨支持者因柯案而轉向國民黨是關鍵因素之一。
進一步交叉分析,在年齡層方面,除了55至64歲藍綠支持者規模在伯仲之間外,其他年齡層皆呈現綠大於藍;從教育背景看,除專科教育程度者藍大於綠外,其他教育階層都呈現綠大於藍;從省籍族群角度看,河洛人多數認同民進黨,而客家人和外省人多數認同國民黨;從地理區域角度看,除桃竹苗和基宜花東金馬多數認同國民黨外,其他區域多數認同民進黨。但從政黨傾向看,民進黨與國民黨支持者都各自有超過9成認同其政黨,民眾黨支持者1成7認同民進黨,5成2認同國民黨,3成1中性選民。
游盈隆指出,過去一整年,從2024年1月到2025年1月,台灣民眾黨支持者的組成與政治取向出現巨大轉變。具體地說,民眾黨支持者中自覺與國民黨理念較接近者,從2024年1月25%、2024年5月31.3%、2024年年9月30%到2025年1月51.8%。
游盈隆續指,民眾黨支持者在2024年1月總統大選剛結束時,那時也可以說是民眾黨顛峰時期,自覺與國民黨理念較接近者只佔全黨的四分之一,現在已經佔超過半數以上,這是一種向國民黨理念與主張急遽靠攏的現象,箇中原因,值得推敲。
游盈隆提到,當過半數民眾黨支持者自覺較接近國民黨的理念和主張時,它原本擁有可觀的與民進黨理念較接近的人也逐漸消失。從2024年1月33.8%、2024年5月22.7%、2024年9月18%到2025年1月親綠支持者消失。
游盈隆說,中性選民原本佔有民眾黨支持者可觀的比例,如今也降到最低的時候;從2024年1月34.5%、2024年5月39.7%、2024年9月51%、2025年1月31.1%。 「一言以蔽之,今日的民眾黨已經不是一年前的民眾黨」,它對藍綠政黨競爭會帶來何種衝擊和影響,值得審慎評估 。
「2025台灣人的政黨認同與變遷」即時民調由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並委託山水民意研究公司進行電話訪談等。訪問期間為2025年1月12至14日,共3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 為 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 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70%、手機 30%,有效樣本 1081人,市話762人,手機319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8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 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