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3 13:56 臺北時間

113年「大愛共善‧救拔苦難」  勸募活動所得暨財物使用情形(屆滿十二個月)報告 

mm-logo
生活
113年「大愛共善‧救拔苦難」  勸募活動所得暨財物使用情形(屆滿十二個月)報告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113年「大愛共善‧救拔苦難」 
勸募活動所得暨財物使用情形(屆滿十二個月)報告
 

 

一、目的: 

 世界經濟論壇(WEF)《2023全球風險報告》,多重危機的湧現,將成為世界新常態,而「生活成本負擔困境」與「氣候變遷減緩失敗」列屬近期及未來的首要挑戰。 

面對戰爭、飢荒、極度貧窮、社會結構改變、氣候變遷及其他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困境,秉持人道關懷理念,本會持續辦理「大愛共善‧救拔苦難」勸募活動,即時執行各項災害救援及扶困行動。 

 

二、期間: 

    核准勸募活動期間:自113年1月1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止。 

    募款活動財物使用期間:自113年1月1日起至114年6月30日止。 

 

三、許可文號: 

  衛部救字第1121364491號 

 

四、收支報告: 

   113年1月1日~113年12月31日勸募活動所得暨財物使用情形如下: 

項目 

金額 

說明 

收入 

募款收入 

1,457,497,956元 

 

捐贈物品收入 

4,092,621元 

園遊會、義賣等受贈物資 

利息收入 

3,443,424元 

專戶利息收入 

勸募活動之必要支出 

-4,092,621元 

辦理勸募活動、園遊會及義賣活動等相關支出 

淨收入 

1,460,941,380元 

 

支出(支出經費陸續核銷中) 

臺灣慈善關懷行動:教育扶助 陪你發光 

235,225,793元 

扶助對象:弱勢家庭學子。 

扶助方式: 

  • 提供教育扶助相關資源與支持,陪伴學子安心就學、多元學習,縮短城鄉差距並激發潛能。 

  • 希望工程援建,安全就學環境 

執行成果: 

  • 助學補助:7,293人次受益、24,760志工投入。 

  • 新芽獎學金: 9,200人次受益、14,767志工投入。 

  • 青少增能培力、偏鄉學校教育資源補助、課輔暨課後陪伴、營隊成長班等,206,030人次受益,12,506人次志工投入。 

  • 完成台東豐田國中宿舍援建 

臺灣慈善關懷行動:安美計畫 長者關懷 

28,473,301元 

扶助對象:獨居、兩老相依及社區弱勢長者、身心障礙者及失能者。 

扶助方式:從預防性慈善工作到需求照護,提供各項服務,延緩長者失能速度,發揮預防醫學效能,並減輕照護者負擔,一起撐住高齡化社會。 

執行成果:合計152,437人次受益,68,101人次志工投入。包含: 

  • 居家安全改善計畫服務4,570人次受益,26,853人次志工投入。 

  • 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93,521人次受益,44,864人次志工投入。 

  • 愛心送餐服務41,297人次受益,5,412人次志工投入。 

  • 長者健康促進、數位健康照護,服務18,890人次受益,1,139人次志工投入。 

臺灣慈善關懷行動:災害防救 六安行動 

140,661,443元 

援助項目:於全臺20個縣市進行災害救助關懷,包含火災、震災、水災、車禍、氣爆、船難等急難事件關懷。 

援助方式:熱食提供、物資提供、定點關懷、慰問金發放、持續家訪陪伴、永久屋援建等。 

執行成果:關懷事件包含:2月新北市三重區福隆路房屋傾斜事件、4月0403花蓮地震、高雄市三民區褒揚街266巷氣爆事件7月凱米風災、9月山陀兒風災、10月康芮風災等,合計220件,總計動員志工44,901人次,應急金發放3,013戶次,膚慰關懷25,950戶次,發放祝福禮16,855份、熱食34,856份。 

 

花蓮「0403地震」,慈濟第一時間啟動災害關懷與應變機制,提供熱食、毛毯、福慧隔屏、福慧床等資源給多處安置中心的鄉親;為受災戶提供應急金及後續關懷,幫助屋損的居民修繕民宅,陪伴他們挺過最艱難的時刻。後續規劃中繼安置、紓困計畫,讓居民能安心、安身、安生活。 

急難階段執行: 

  • 膚慰關懷:家戶關懷1787戶次,定點關懷980人次。 

  • 經濟援助:應急慰問金發放1,523戶,祝福禮發放1,925份。 

  • 物資提供:熱食提供6293份、福慧床560件、毛毯424件、隔屏120件。 

  • 房屋修繕180戶。 

  • 志工動員:6,318人次。 

海外人道救援行動:重大災難 全球共善 

440,412,706元 

援助項目:天災頻傳,慈濟人即時啟動人道救援行動。 

援助方式:以熱食提供、夫慰關懷、及應急金、種子、生活包發放、以工代賑等方式,進行急難階段至災後重建援助。 

援助事件:重點說明如下: 

  1. 莫三比克菲利波氣旋及3月豪雨災害關懷:馬普托省二次淹水,約五萬四千人受災。經慈濟志工勘災,並與當地國家防救災中心開會後,針對馬普托省及馬托拉市共23區,進行16場發放,援助8,948戶家庭一個月所需之糧食生活包,並針對856戶農耕家庭,發放種子包助其後續能自力更生。 

  1. 日本能登半島地震關懷:2024年1月1日發生芮氏規模7.6強震,截至10月15日,石川縣死亡408人、受傷1,213人、房屋8萬8,798棟受損,仍有251人在42處避難所等避難。災後第一時間於醫院、避難所等處展開關懷,執行項目如下:(1)提供654件加厚版毛毯等禦寒物資。(2)提供熱食、熱飲23,485份。(3)以工代賑234人次。(4)以住屋半壞以上且家中有65歲以上長者為對象,進行五梯次、34場見舞金發放,合計15,314戶家庭受益。(4)受災家庭助學金48名。 

  1. 緬甸仰光及勃固省強降雨水患援助:2023年9月中旬,連日強烈降雨侵襲緬甸仰光省及勃固省,累計雨量達940毫米,創60年來新高,且淹水滯留長達20天,稻田嚴重受創。緬甸慈濟人於第一時間供應熱食共19,733餐次,並持續進行糧食發放、綠豆及旱稻肥料發放、衣物、慰問金、房屋修繕等援助,合計8,989人次受益。 

  1. 肯亞水患援助:2024年4月底起因多次性暴雨造成全國43縣受影響,截至5月29日止,全國315人死亡、約29萬人流離失所、60萬人受影響。慈濟與當地NGO愛女孩協會、希望光芒(Ray of Hope)及肯亞紅十字會(KRCS),發放糧食包、生活物資、衛生淨水物資等,並進行衛生教育宣導;與天主教靈醫會合作,針對三個地區提供糧食與非糧食發放、生活補助金、校服等教育用品、醫療、永久屋、農業援助,合計502,282人次受益。 

  1. 墨西哥阿卡普爾科修道院及教堂修繕:2023年10月25日五級颶風歐蒂斯襲擊墨西哥阿卡普爾科市導致46人死亡,超過22萬戶房屋毀損,慈濟志工前往災區發放物資卡,2024年援助修繕包含聖救世會修道院屋頂、地板及聖心堂進行油漆粉刷等。 

  1. 土敘地震援助:與世界醫生聯盟合作進行醫療援助,63,385人次居民獲得醫療照護。 

海外備災行動:提供美國、加拿大、海地、聖馬丁、墨西哥、巴拉圭、法國、賴索托、緬甸、尼泊爾、澳洲、印尼、日本、多明尼加等14國,環保毛毯、圍巾、福慧床、福慧系列家具等12項賑災物資,共37,491件,即時備援與救援。 

海外人道救援行動:終結貧窮 消除飢餓 

290,975,642元 

援助方式:結合海外慈濟人與慈善組織進行扶困行動。 

援助重點: 

  • 台灣愛心米援助行動:一起為消除飢餓行動盡心力,共送出4,140公噸臺灣大米至南非、莫三比克、賴索托、史瓦帝尼、辛巴威、馬達加斯加,宏都拉斯、海地、獅子山、聖馬丁等10國。 

 

  • 非洲扶困行動: 

於烏干達、南非、莫三比克、獅子山、馬達加斯加、賴索托、尚比亞、馬拉威、納米比亞、等國家,透過在地志工或與慈善組織合作,持續執行糧食援助、醫療服務、慈善供餐、農耕援助、新芽助學等各項扶困行動,合計436,093人次受益,超過25,000人次志工投入;馬拉威磚房援建177戶則全數完工。 

 

在烏干達,慈濟與愛女孩協會合作,進行婦女培力並增加農業技術管理,自建農場用於培訓、研究、技術驗證及種植,成為在地小農全方位支持,從作物選擇到銷售市場,實踐永續發展。於烏干達穆科諾區共同合作以下項目: 

(1)25場工作坊,2,521人參與布衛生棉教育。 

(2)3個村落開課,360人參農耕教學及實作訓練。 

(3)農產品加工、保存、倉儲及運輸等相關設備:改善小農家庭實踐食物多樣性及農產品運輸保存,提升果乾、果醬、芝麻、黃豆、木薯粉等食品輕加工技術,增加農產品之附加價值,降低成本及耗損並提高收入,累計10,000人小農受益。 

 

在獅子山,提供五穀粉等等營養補給品,已完成7,844個家庭(55,989人)之發放。援助自由城蘇珊灣貧民區大火災民320個無家可歸家庭,提供21天熱食與兒童保護服務,糧食與生活用品。 

 

非洲可預防性眼疾援助: 
慈濟與伊斯蘭開發銀行IsDB合作援助眼睛疾病防預及手術設備。(1)2024年完成第一期合作案內容,將19套共38件白內障手術設備送往非洲布吉納法索、幾內亞、索馬利亞、莫三比克、馬利、吉布地。(2)啟動第二期合作,預計送出3套共6件白內障手術設備送往查德、多哥及3台眼科行動診所送往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及索馬利亞。 
 

  • 衣索比亞岱柏柏罕鎮難民營援助:衣索比亞乾旱、民族衝突等天災人禍不斷,7月起,慈濟連結當地NGO積米亞協會(Kidmia),於岱柏柏罕鎮三處難民營,3000戶流離失所居民(IDP)發放糧食包,緩解無以為繼之苦。同時,為三處難民營兒童班弱勢孩童,每日供應午餐及點心,合計213,300人次受益。該弱勢孩童多數因衝突而失親或導致身心障礙,這份餐點大多是一天中,唯一的一餐。 

 

  • 莫三比克災後援建: 

學校援建:當地最大中學「莫凡比斯中學」於元月完成,持續進行埃社圖羅小學、堤卡中學、雅瑪郡中學、庫拉慈濟中學等13所學校動土,將有超過36,000名學子可在安全的校園裡學習。 

住屋援建:援建四座大愛村(3,132戶),769戶居民已歡喜入住。 

支出合計 

1,135,748,885元 

 

結餘 

325,192,495元 

 

註:本會依公益勸募條例第六條、第十八條之規定辦理 

捐款芳名錄

物資捐贈清冊

支出明細

物資支出明細表



更新時間|2025.01.23 15: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