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coordinate+system
財經理財
【黃仁勳CES秀1】輝達助攻自駕車、AI機器人 「Cosmos」平台重磅問世- 鏡週刊Mirror Media
2025.01.07 23:12
2025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由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進行開幕演講,不但吸引上萬人朝聖聆聽,穿上新皮衣的黃仁勳也首度公布自家世界基礎語言模型的「Cosmos」平台,正協助無人自駕車與機器人加速落地,包括德國思靈機器人(Agile Robots)、中國小鵬汽車(XPENG)、乘車營運商優步(Uber)等...
時事
【有片】清華大學研發「細胞運輸定身術」 可阻病毒入侵登頂尖期刊
2024.12.31 18:31
人體細胞的運作方式就像一座城市,必須透過精密的運輸系統,將各種物質送到正確的位置。但由於運輸的速度太快,也為研究它的科學家製造了很大的難題。清華大學分子醫學所特聘教授林玉俊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研發出一套「鉚釘系統」(RIVET),如同細胞運輸定身術,只要透過光照,就可以在幾秒鐘內讓細胞內特定的運輸泡泡如同被「點穴」一樣瞬...
財經理財
【產業前鋒】美中兩強布局競逐台廠挾利基卡位人形機器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2024.11.09 13:28
人類夢想已久的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AI(人工智慧)下個殺手級應用,引發美、中兩強加入競逐,近期包括美國新創Agility Robotics和Figure AI,先後獲得輝達、微軟(Microsoft)、亞馬遜與OpenAI等科技巨擘投資,中國業者更一次展出多款人形機器人。本刊調查,隨著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
財經理財
【決戰人形機器人1】炒菜、摺衣服、居家照護樣樣來大廠驚爆:專用人形機器人年底面世
2024.11.07 13:28
與輝達(NVIDIA)在機器人產業緊密合作的所羅門,不僅在全球已300~400個應用案例,更是賓士、愛爾康生產製造的好幫手。近期所羅門受本刊專訪時直言,因輝達牽線,成功與全球諸多人形機器人洽談合作機會,未來發展可期。然就現階段,人形機器人硬體尚未成熟,故初期將會是能具備炒菜、摺衣服或居家照護類的專用型人型機器人先行,有...
財經理財
【決戰人形機器人2】機器人關節藏大學問台達電自創模組整合系統將大殺四方- 鏡週刊Mirror Media
2024.11.07 13:28
與人一樣,每台讓人型機器人都需要「關節」,它是讓機器人得以行走、移動,或者拿東西必不可少的關鍵零組件,也是台灣廠商得以跨入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最佳機會。本刊調查,台達電在關節模組領域,早已深耕10多年,且能提供關節所需的各種零組件,是台灣少數具備完整供應鏈業者,進軍人型機器人產業蓄勢待發。
娛樂
科幻結合大自然的新童話《荒野機器人》導演談論動畫新挑戰
2024.10.02 20:28
動畫電影《荒野機器人》(The Wild Robot)上週於北美地區上映,締造了首週票房以美金3500萬元的成績,這對非續集、非迪士尼出品的動畫來說,是很大的肯定。加上劇情從頭到尾都發生在荒野之中,動畫是如何模擬大自然?如何與冰冷科技的機器人產生動人的火花?導演克里斯桑德斯(Chris Sanders)談論他的想法。
財經理財
【科技巨頭按讚2】全球AI軟體大廠上門接洽這檔黃仁勳概念股下半年更旺
2024.07.19 13:28
AI教父黃仁勳在GTC大會上點名3D機器視覺廠所羅門後,股價一飛沖天翻漲4倍;其實,機器人想精準接收外界的影像資訊,除了要有視覺軟體,也需要高階的鏡頭硬體,相輔相成提升機器人的視覺辨識能力。
會員專區
【理財最前線】科技兩大巨頭齊看好AI機器人9檔概念股出列
2024.07.17 13:28
不論在輝達GTC大會上,還是在COMPUTEX演講上,AI教父黃仁勳在螢幕上展示人形機器人的那幕,都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不僅黃仁勳對機器人充滿熱情,科技狂人馬斯克也大愛。其實機器人是不是人形並非關鍵,重點是如何與外界建立連結,而這部分需仰賴終端設備軟硬體整合。台廠在機器人最需要的視覺、聽覺和感知觸覺,深具發展潛力,相...
財經理財
【4D雷達攻自駕1】放大4D雷達優勢吸雙B車廠敲門曝為昇科7年爆炸性成長關鍵原因
2023.12.28 13:58
本刊調查,能大幅提升自駕車安全性的4D毫米波雷達,不只特斯拉採用,電動車新創Waymo與賓士、BMW等車廠都已陸續導入;而積極搶食自駕車大餅的台廠為昇科也不落人後,不僅傳統毫米波雷達方案已順利卡位國際供應鏈,最新4D雷達設計也已與業者洽談認證,預計2025年量產。
時事
清大團隊打造自動平衡摩托車奪「Tech New Stars 科技新秀大賽」冠軍 - 鏡週刊Mirror Media
2023.12.27 19:45
清華大學學生團隊在動機系特聘教授葉廷仁的指導下,引入AI人工智慧技術,成功打造出永遠不倒的自動平衡摩托車,不僅在靜止及低速前進狀態可自動保持平衡,甚至還可倒退行駛;並可在無人駕駛下使用遠端遙控。 這輛平衡摩托車模型上月底在經濟部舉辦的第二屆「Tech New Stars 科技新秀大賽」中首度亮相,在遠端操控下,緩緩收起...
財經理財
【醫療元宇宙噴發1】AR導航成外科屠龍刀中榮新利器讓臨床手術大升級
2023.06.15 13:58
AR眼鏡已成手術導航系統的剛需,為了佐證此一趨勢,才從美國參加神經外科醫師協會年會(AANS 2023)的中榮神經外科主任楊孟寅分享,這是全世界神經外科醫師一定會去朝聖的活動,因為疫情,他已3年沒參加,沒想到今年光場地就有一個足球場面積這麼大,一進門最貴的第一排攤位,則是5、6家新創在展示AR手術眼鏡,5天下來,吸引大...
財經理財
【產業趨勢】越洋直擊!ChatGPT大舉入侵製造業達梭顛覆工業設計的祕密武器
2023.03.18 13:58
ChatGPT短短幾個月便成為炙手可熱的熱門關鍵字,將人工智慧(AI)帶入大眾的視野與生活,吸引各界高度關注。其實,在ChatGPT爆紅前,法國知名3D軟體開發業者-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mes),早已默默深耕生成式AI技術,期待為產業帶來顛覆性的3D軟體設計革命。隨著3D軟體不斷進化,不僅雷諾(Ren...
財經理財
【AI掀工業革命】新車從無到有30天內投產達梭生成式AI開發大會越洋直擊
2023.03.16 13:58
ChatGPT短短幾個月便成為炙手可熱的熱門關鍵字,將人工智慧(AI)帶入大眾的視野與生活,吸引各界高度關注。其實,在ChatGPT爆紅前,法國知名3D軟體開發業者-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èmes),早已默默深耕生成式AI技術,期待為產業帶來顛覆性的3D軟體設計革命。隨著3D軟體不斷進化,不僅雷諾(Ren...
財經理財
【直擊達梭系統年會2】全球最大巨型機器人驚奇現身救災、採礦更輕鬆
2023.02.16 06:10
走進達梭系統3DEXPERIENCE World 2023展區現場,左看看右看看,許多人的雙腿往往會不自覺地朝著一台看似四隻腳、目測約莫2樓層高的巨型蜘蛛走去。仔細端倪,原來這台是全球最大的機械外骨骼設備,重達4000公斤、擁有200匹馬力的特殊裝備,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財經理財
矽品大方分享AMR實作經驗建立半導體新典範
2023.02.10 20:14
AMR(自主移動機器人)被大量地運用在科技產業,而半導體封測大廠矽品精密則是首家採用AMRA(自主移動機器人聯盟)技術標準的半導體封測業者,並將其廣泛應用在車用、消費性電子與人工智慧等晶片封裝測試,取得降低數百噸生產貨物搬運、提升效率與減少人工搬運風險的成果。同時,矽品攜手工研院導入智慧製造經驗,協助打造供業界可精準實...
財經理財
【產業前鋒】各國瘋搶兆元商機數位分身掀製造生醫業革命- 鏡週刊Mirror Media
2022.12.17 13:58
台灣電動車年度盛事MIH Demo Day日前熱鬧登場,由MIH執行長鄭顯聰主持發布Project X計畫,首度揭露將在明年推出平價的3人座小型電動車原型車。本刊調查,MIH之所以能交出第1張成績單,時下最夯科技之一的數位分身(Digital Twin)貢獻頗多。數位分身不僅是造車的好幫手,就連智慧城市、智慧工廠及疫苗...
財經理財
【產業前鋒】馬斯克登高一呼機器人全面進軍各產業
2022.10.22 13:58
一年一度的特斯拉(Tesla)AI Day,由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親自介紹人形機器人Optimus登場,引起熱烈討論。而8月底,中國科技大廠小米新品發表會上,仿生機器人「鐵大」表演亦贏得不少掌聲。本刊調查,機器人潮流方興未艾,跟隨科技巨擘的腳步,台廠正試圖從不同領域,透過服務型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切入餐飲、...
財經理財
【產業尖兵】脊椎手術的特斯拉炳碩生醫為台廠爭光
2022.10.21 02:09
躺在手術台上開子宮肌瘤的小姐,透過達文西機器人的內視鏡和器械聯手,患部被乾淨俐落地切除;反觀隔壁房因脊椎脫位開刀釘骨釘的阿北,同樣是開微創,醫師卻得在術中拍上百張X光片才能進行手術。20多年來,達文西機器人已在軟組織微創手術中被廣為運用,但硬組織的脊椎微創手術卻進步有限,台灣炳碩生醫的「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被醫師喻為「...
財經理財
【機器人翻轉產業1】靠機器人攻下日本灘頭堡凌羣靠開放系統劍指歐洲、南美 - 鏡週刊Mirror Media
2022.10.20 13:58
一年一度的特斯拉(Tesla)AI Day,由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親自介紹人形機器人Optimus登場,引起熱烈討論。正當各界將目光投入在Optimus身上時,其實台灣默默有一群人,早就開始研發人型機器人,並成功打進日本市政府、購貨商場之中。
財經理財
【脊椎手術機器人】人體導航+精準下鑽台廠超前衛機器人助脊椎手術飛進未來
2022.10.13 13:58
美國目前每年約有150萬例脊椎手術,但使用機器人輔助脊椎手術的比例僅約1%,預計2030年全球將提升至14%,脊椎手術機器人的整體設備產值將突破80億美元。達文西機器已是軟組織手術界的霸主,而誰會是硬組織手術的「達文西」?在這場醫療手術機器人的商戰中,台灣廠商不但沒有缺席、甚至企圖超車,位於竹北的炳碩生醫「脊椎微創手術...
財經理財
【脊椎手術機器人3】研發手術機器人台灣擁3大優勢整合各領域技術將會更強大- 鏡週刊Mirror Media
2022.10.13 13:58
台灣有完備的醫療體系、資通訊、精密機械等產業優勢,經濟部技術處金屬中心副執行長林志隆認為這些都有助台廠打世界盃,有別於過去台灣醫材業大多是靠幫國際大廠代工、或是掌握製造的專利技術,未來全球生產方式將朝向CDMO(委託開發及製造服務)發展,代工將趨向於大者恆大及高階代工,台廠須善用國際供應鏈拓展市場並加速跨領域整合。
會員專區
【無人機傳教士番外篇】20年前擋晶圓登陸逆風硬拚造就護國神山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專訪
2022.08.27 13:58
訪問約在午前,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一早還先前往學校演講,為了「傳教」無人機的重要,他行程緊湊滿檔。近日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簡稱亞創中心)開幕,身為理事長的羅正方更是忙到不可開交,「最近國際訪客很多,台中、台北、嘉義、台南跑來跑去。」他開玩笑抱怨:「都沒有發通告費給我。」
財經理財
【解密眼球追蹤】鋼鐵人黑科技來襲科技巨擘助眼球當滑鼠成真
2022.06.30 13:58
鋼鐵人在電影中把眼球當成滑鼠,靠眼神就能操控事物的科幻情節,如今靠「眼球追蹤(Eye Tracking)」技術就能真實上演!成為未來元宇宙的一項「黑科技」。不僅蘋果、Meta、Google紛紛收購相關公司,將關鍵技術納入囊中,hTC更預言,未來1到3年,眼球追蹤有望走入2C裝置中,一般消費者都能體驗到。
財經理財
【解密眼球追蹤1】眼球追蹤超重要蘋果、谷歌未來科技少不了它
2022.06.30 13:58
即便眼球追蹤功能貴森森,上看100~200美元,但不僅能讓VR眼鏡省下10倍電力,未來也終於能讓看起來假假的虛擬人「活起來」,不僅如此,汽車大廠、手機大廠如今都考慮採用。
生活
【有片】清大機器人團隊赴法挑戰歐洲機器人大賽榮獲全球第四名
2022.05.30 19:16
在疫情威脅下,清華大學一群熱愛機器人設計的學生組成機器人團隊(DIT Robotics)清飛往法國西部城市拉羅什參加國際大賽。昨(29日)他們披著國旗上場,在150個國際隊伍中脫穎而出,贏得歐洲機器人大賽(Eurobot)第四名。
財經理財
【直擊輝達GTC大秀2】大秀元宇宙黃仁勳虛擬分身Toy Jensen比本尊聰明
2022.03.24 23:00
元宇宙已成為近期熱門話題,去年輝達(NVIDIA)更喊出要打造元宇宙的基礎建設,而這項基礎就是建立在強大的人工智慧(AI)之上,由巨量的運算能力及演算法支撐運作。而這之中,Omniverse就被視為一項建構元宇宙的重要基礎,是3D 虛擬世界模擬平台所組成,能提供即時、符合物理定律且精準的真實世界模擬,最好的案例就是仿造...
生活
清大團隊研發「仿生物視覺技術」 造福搜救勘災、智慧醫療領域
2022.01.27 19:00
清華大學跨領域整合電機與生科團隊,研發出教無人機、機器人及自駕車像昆蟲一樣「看」的仿生物視覺技術,打造仿視神經AI智慧晶片。未來只要一枚低功耗的晶片搭配鏡頭,就能在高速行進間辨識、追蹤並避開障礙物,並應用在自動搜救與勘災、無人巡檢、智慧監控、智慧醫療及智慧農業領域。仿生視覺團隊的研究成果除發表在多項國際頂尖期刊,如《自...
財經理財
【全文】搭自駕車熱潮毫米波雷達應用大鳴大放
2021.11.13 13:58
除了自駕車龍頭特斯拉,包括豐田、賓士等燃油車廠,都紛紛導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成為新車標配。本刊調查,「毫米波雷達」因感測精度佳,又能全天候使用,可望成為ADAS必備的感測零件。研究機構預估,毫米波雷達產值5年後將達91億美元(新台幣2500億元)。不僅用在汽車,毫米波雷達也陸續在工業、醫療與消費電子領域萌芽...
財經理財
【解密自駕車關鍵3】醫療、生活都有毫米波雷達進入元宇宙更不能沒有它
2021.11.11 13:58
元宇宙是目前科技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令人意外的是,毫米波的應用竟也與目前最夯的元宇宙沾上邊。事實上,毫米波雷達不僅用在汽車市場,在工業、安防、消費等應用也逐漸開展。此外,在中國也有企業把毫米波雷達使用在農用無人機、壓路機上,作為導航偵測之用,另外也有醫院、安養機構用來偵測病人的呼吸、心跳。
人物
【男孩與機器人3】羅曼菲讓黃翊從雲門走向世界他入選全球受矚目舞蹈家
2021.03.14 13:58
那時,黃翊總是安安靜靜坐在二樓看,有時林懷民會把他叫下去,一邊帶舞者,一邊教黃翊,說:「這樣(就)排完舞,學會了吧?」大學畢製演出,林懷民也去看了,一直待到壓軸的黃翊跳完,才託人帶話,請黃翊打電話給他。「老師說,他想要邀請我到(雲門)二團編舞。這件事情我後來得知,是曼菲老師在病床上跟林老師說,有一個學生在編舞,很值得支...
娛樂
國小就能製作《洛克人》! 邊玩邊學程式設計打怪闖關
2020.09.09 02:59
日本教材和教學玩具廠商Artec與電玩大廠卡普空(CAPCOM)合作,打造出以經典動作遊戲《洛克人》為主題的程式設計學習套組,依照說明書就能組裝出穿戴在手上的「洛克砲」,透過體感控制闖關《洛克人》,還能學習基本的程式語言。
生活
【大腦S02E07】你是怎麼分心的? 先聽聽記憶如何多工處理
2020.07.16 18:00
假設你在開車去朋友家的路上,車上的路況廣播告訴你應該要走哪一條路才不會塞車,同時副駕駛座上的朋友則跟你說,應該要「前面先左轉再右轉」才對。這兩項語音資訊都進入了語音迴路(phonological loop)中,然後中央執行系統操控注意力,決定忽略廣播,採用朋友的說法。於是,「前面先左轉再右轉」這句話就被進入了「語音迴路...
文化
【當機器取代人(下)】機械化動作淪為「打地鼠」 人類反成機器人附庸
2019.12.24 14:03
為了加快包裝速度,許多亞馬遜自動化倉庫的包裝工人,會在機器人到達工作站前,預先查看螢幕上的指示,大聲喊出需要取貨的架位編號,例如:2A,7E等,以便在機器人抵達時迅速取出商品,減少反覆查看的時間。 但在史坦頓島的這座機器人配送中心裡,包裝工甚至連查看螢幕都不必,內建的自動化程式讓機器人上方的層架在抵達工作站時,會自動亮...
生活
【語言S03E05】可能不存在路痴的文化? 談談各文化的方位表示方法
2019.12.06 14:00
第一種用左轉、右轉來指示廁所位置的,我們稱為「自我中心方位」(egocentric direction)。也就是,我們運用了自己的身體當成指示的方位,可以有左/右、前/後的2種方向;每轉一次方向,這個方位系統也會再跟著我們轉變一次。第2種用東西南北這種絕對在地圖上的方位的,不論身體如何轉向都不改變的方式,就稱為「地理方...
文化
以螞蟻為靈感「能說會跳」的微型機器人問世
2019.07.20 19:05
世界各地的機器人研究者一直都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尋找靈感和模型,打造更好的機器人。
文化
腦機介面新突破首款無創腦控機器人手臂誕生
2019.07.20 14:05
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與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利用無創的腦機介面(BCI)技術,成功開發出第一款由大腦控制的機器人手臂,具有連續跟蹤電腦游標的能力。該成果發表在Science Robotic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