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網汽車
Google和蘋果都投身於無人駕駛車的研發中。然而,汽車製造商們對科技公司撈過界的做法也曾多所質疑。未來的科技公司是否能成為汽車行業的主導者。
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總裁澤茨許說:
如果有傳言說賓士或是戴姆勒開始計劃生產智慧型手機,蘋果根本不用擔心得睡不著覺。對我來說,反過來也一樣。
保時捷執行長布倫姆更不客氣:
iPhone就該待在你的口袋裡,而不是開在馬路上。
通用汽車前執行長亞克森聽到蘋果開發汽車時說:
有人想自找麻煩自己難堪,沒有在汽車製造業運營經驗的人不會理解,並且會低估這個行業。
個人電腦
我想全球的市場需求大概是五部電腦。
1943年,IBM董事長湯瑪斯華森說的這句話,被形容是科技業主管最出名的錯誤預測。
在前個人電腦時代,靠著大型主機和企業型電腦獲得巨大成功的主管們完全不相信微軟和英特爾這一套。這些「後起之秀」相信,未來辦公室的每一張桌子上,以及每個家庭裡,都應該要有一部個人電腦。到了1977年,數位設備公司的創辦人奧爾森也留下一句錯誤名言:
沒有任何理由會有人想要在家裡有一部電腦。
谷歌
微軟的波爾曼是科技業裡以直言不諱而知名的執行長。在谷歌迅速崛起階段,他毫不保留自己對谷歌的輕蔑。當時針對一名微軟員工跳槽谷歌的官司中,波爾曼不留情地評論說:
谷歌根本不是一家真的公司。它只是個紙牌屋。
蘋果電腦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被CBInsight列入對趨勢做出重大錯誤預測的科技巨頭,因為他對蘋果電腦的這段評論:
蘋果就像變種的病毒,脫逃出傳統PC個人電腦的傳統結構,不過產業終將建立起免疫統,並進一步阻止它的趨勢。我們相信,非蘋果陣營規模將超過蘋果,因為這是行業正常的發展方式。
不過施總裁說話的時間點是在2010年,個人電腦市場險峻,正面臨蘋果的強力威脅。施振榮這番話倒不是在貶低蘋果的成果,而是肯定蘋果的創新,並鼓勵個人電腦產業應多加效仿。
電視
二十世紀福斯的公同創辦人贊努克也曾做過離譜的預測,他認為電視只是一時的風尚。在1964年他說:
電視進入任何市場後都撐不了前六個月。人們很快就會厭煩每天晚上盯著一個三夾板釘的箱子。
參考資料:CB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