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 16:01 臺北時間

【城市特企】翻轉新竹追首都 林智堅的創新政治學

mm-logo
【城市特企】翻轉新竹追首都 林智堅的創新政治學
二O一四年以千票險勝,成為全台最年輕市長,林智堅四年來把市民的問號變驚嘆號,讓新竹市一躍而成全國知名的執政品牌。他自承是「用生命拼市政」,不僅要用幸福施政爭取連任,更堅持以創新、接力兩大使命,掀起一波新政治文化翻轉工程。
宛如策展空間的林智堅競選總部,民眾可在此透過互動裝置,看到明日新竹的城市未來。

最幸福城市 超越自我追首都

2014年從基層民代一躍成為全台最年輕市長,儘管沒有其他縣市首長的豐富從政歷練,卻擁有難以忽視的創新想法、熱情和執行力。新竹市長林智堅選情穩扎穩打,打出「明日新竹」的城市想像,超越自己,也要超越其他城市,「我們要做到像台北那樣,台北有的,新竹都該有!」
上任時接手近二百億的市政負債,四年來,他向中央爭取超過一百億的建設經費、還債十五億,陸續改造新竹車站、公園綠地等城市景觀,打造「兒童城市」的成功,甚至讓不少父母為了下一代教育選擇移居新竹,林智堅驕傲地說,新竹市民各方面條件都不比台北差,未來也會是模範生,持續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成為人人稱羨的幸福城市。
有三百年歷史的隆恩圳,經整治之後,成為適合親子休閒的好去處。

幸福接力賽 市政不是個人戰

「我身為年輕政治工作者,一定要作不一樣的事。」從政以來,林智堅不斷推動新政治文化,首次參選他與在地劇團合作,融入理念做兒童劇推廣,首場演出來了五十名觀眾,如今每場演出都有五百人以上觀眾,引起各縣市爭相模仿,選舉不用打惡質口水戰,「可見選民一直在提升,候選人也在轉型。」
新政治,除了創新,更重要的還有接力。他擔心若沒有人接手去推動美好事物,政策可能會停滯、甚至回到原點。此次特別聯合十二位議員候選人組成「幸福特攻隊」,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必須靠團隊,一棒一棒接力來完成,「幸福是團體賽、接力賽,絕對不是個人賽。」
林智堅開創的兒童劇場十分成功,從2014年首次展演不到50人參加,到現在免動員就會吸引500人-800人爆滿人潮。

執政如料理 進廚房就不怕熱

林智堅將執政譬喻為料理,堅持用心烹煮,讓心愛的市民品嘗幸福的滋味。
民眾往往認為公共建設要快速見效,無法想像工程推動的複雜度。林智堅以新竹公園改造為例,過去不同執政者給它不同任務,接手時竟有六個局處負責管理,整理起來比想像中複雜,「光是一個公園改造都需要六年時間,其他重大建設可想而知。」不過,即便很多大型計畫不可能在任內完成,但他希望至少可以推動,否則,只求速效的結果,城市發展一定更限縮狹隘。
日前因為對手抹黑事件,林智堅曾在議會上感性地說:「執政就像料理一樣,進廚房就不怕熱。」他說,料理(執政)的過程中,總會有很多的阻撓,譬如市民的無法理解、猜忌質疑、甚至被刻意貼標籤扭曲攻擊等,但他不會因此放棄,堅持用心用愛去料理,做出帶來驚喜的幸福滋味。

孩子王市長 自認不稱職老爸

身為三個孩子的爸爸,林智堅被封為「孩子王市長」,私下卻自認是「不稱職老爸」。
市府舉辦兒童劇演出、小智號宣講車和親子劇場,提供市民親子同樂的機會。問他妻子與孩子會來參加活動嗎?林智堅說,妻子總是默默帶孩子參加活動,但都會私下詢問幕僚,刻意錯開他在場的時間,「她希望讓孩子單純地成長,這也是我們的默契。」
市民眼中,林智堅是「孩子王市長」,私底下他自認是「不稱職老爸」,對家人、孩子深深愧疚,「我是一個『路過的爸爸』,『say bye bye的爸爸』,這是取捨,因為太難得有機會可以改造家鄉。」他說,市長最多只有八年任期,所以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做到極致,「我想這些努力,我的孩子用得到,這座城市的大人小孩,每個人都用得到。」
上週末(27)新竹市舉辦萬聖節大遊行,林智堅變身鋼鐵人驚喜現身。

拚市長連任 政績是最好政見

林智堅指出,新竹市人口只有四十四萬人次,市民去年平均創稅額卻達二八、六億,居全國之冠,新竹市民值得擁有更好的環境與生活。林智堅透露,每週市府都有「重大工程會報」,邀請台灣頂尖規劃團隊、建築師與學者與會,一同計畫「2050城市願景」,對他來說,新竹市還有太多夢想尚待實現。
爭取今年連任,林智堅抽到六號,發表了「明日新竹,六大幸福」的施政方向,包括產業發展、交通建設、自然生態、歷史人文、社會福利及智慧科技,林智堅說,他會持續證明「政績就是最好的政見」,而倒數選戰的每一天,也希望市民共同參與改變,實踐新政治的延續與擴散。
爭取2018連任,林智堅提出「明日新竹,六大幸福」的六大幸福施政方向。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