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在1993年進行了酵素定向演化實驗,創史上第一。所謂酵素就是可以啟動生物化學反應的蛋白質。此後,她不斷細緻化這個方式,如今已在世上廣被用來開發新的催化劑,透過定向演化生產的酵素用途及廣,從生產生質燃料到製藥都可以運用。
史密斯則成功研發了一種稱為「嗜菌體展示技術」(phage display)的方法,是和蛋白質表現及研究有關的重要技術之一,其中,一種會感染細菌的噬菌體病毒可以用來演化出新的蛋白質。
溫特則利用「嗜菌體展示技術」開發新藥。如今,這項技術已催生了抗體的問世,可以中和神經毒、對抗自體免疫性疾病,並治療癌症轉移。

頒獎單位在記者會中表示,這三人在試管中應用了達爾文原理,為演化研究帶來革命。 「三位得主掌握演化的力量,並藉由相同原則:基因改變和挑選,發展出得以解決人類化學問題的蛋白質,用於促進國際上更環保的化學工業,生產新材料,製造穩定的生物燃料、緩和疾病並拯救生命。」
Frances H. Arnold也是史上第五位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女性,昨天諾貝爾物理獎三名得主也有一名女性,顯示諾貝獎委員會有心肯定女性對科學研究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