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船運市場的高運價近期出現調降的聲音,澳洲線因為地中海航運加開航線,本週每箱運價下跌約150美元,是此波貨櫃航運運價飆漲以來,首度較大下跌案例,是否會對台灣的航運股造成衝擊呢?
宏遠投顧副總經理陳國清表示,1月7日貨櫃航運股價因澳洲線降價而大跌,反應激烈,只能說是短線股價漲太多之後的回檔而已,事實上澳洲線不具代表性。
至於現在是否可以投資長榮、陽明、萬海三檔股票?投資順序該怎麼排,才會獲利最好呢?陳國清分析,保守的方式是三檔股票都投資,但持股比重則以最近1個月來漲最少的多買一點,漲最多的少買一點。
他分析,雖然近期運價指數漲勢凌厲,漲多總會有回跌的時候,若未來主要航線運價沒有回跌5成,只回跌2~3成的話,今年獲利仍會比去年成長1倍以上。即使以1月4日運價指數2,783點回跌5成,均價仍高過2020年第三季平均數1,182點,以長榮及陽明稅後EPS各為1.72元及1.04元,乘以4就至少會有超過4~7元的EPS,更遑論運價指數還超過很多。
因運價上漲會落後反應1~2個月,因此2020年第四季貨櫃航運公司獲利會大幅超過2020年第三季,陳國清預估,2021年第一季獲利也會大幅超過2020年第四季,景氣至少走多到今年第三季。因新船加入及大漲的新約,預估今年陽明、長榮、萬海EPS都將可能從8~10元起跳,樂觀可超過10~12元,目前股價低估太多。
以目前三檔貨櫃航運公司股價來看,陳國清認為,相對於貨櫃航運股歷史最高價來說,還算是低檔區;更何況投資人都敢買1,000元的國巨,20多元到40多元低位階股價的貨櫃航運股,風險應該不是很高吧?他提醒,民眾應該擔心的是那些高本益比的千金股以及股價大漲卻沒有獲利的股票,一旦資金退潮及股價泡滅破滅,恐怕會大跌,將會應驗:海水退潮,才會知道誰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