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台北市立動物園有3區的小貓熊戶外活動場,這幾天在溫帶動物區小爪水獺斜對面的小貓熊活動場煥然一新,新增了寬廣的懸空平台、小木橋、隱蔽吊床、可攀爬的竹橋等等,其中最吸睛的是刻有小貓熊圖案的巢箱,多樣化的家具設施,讓小貓熊有更多的活動空間。

此戶外活動場原本是供北美浣熊使用,後來改為小貓熊活動場,但原先的展示面是鋼琴絲,不少民眾沒發現此處有小貓熊直接略過,或是在一片樹林中苦苦尋找小熊貓身影,這次也將鋼琴絲改為玻璃牆面,民眾可更清楚觀察到小貓熊的模樣,玻璃牆面也可以阻擋部分噪音,讓小貓熊更有安心的感覺。
因小貓熊的個性比較謹慎,希望透過新設計的「行為豐富化家具」,給小貓熊在活動或休息時,有更多地方可以玩樂或躲藏的空間,目前入住這個活動區的小貓熊是「可麗餅」,在可麗餅試住的過程中,保育員會根據可麗餅的使用狀況修改布置,希望能提供最好的活動場。

雖然最近寒流來襲,但這對野外生活在2,200至4,800公尺高度的小貓熊來說,非常適合。另外,1至2月是小貓熊的繁殖季,原本喜歡獨來獨往的小貓熊,會開始用尾巴磨蹭,發出氣味吸引其他小貓熊,保育員們也持續觀察小貓熊的活動,期盼小貓熊的繁殖計畫可以傳出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