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3 11:33 臺北時間

桃園原住民人口全國第二 鄭文燦:桃原新政落實轉型正義

mm-logo
《新政領航‧桃原飛翔》特展,介紹桃園促進多元族群共生共榮的成果。(桃園市政府提供)
《新政領航‧桃原飛翔》特展,介紹桃園促進多元族群共生共榮的成果。(桃園市政府提供)
桃園市原住民人口不斷成長,今年7月已達7萬8,508人,超越台東縣,躍升全國第二。桃園積極推動「桃原新政」,從土地回復、建設發展、產業推動、福利守護、教育扶助、文化傳承6大面向,落實轉型正義。
8月1日是原住民族日,1994年修憲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原住民入憲正名至今已27週年。桃園市政府今年舉辦「110年度原住民族日暨桃原新政記者會」,市長鄭文燦在記者會提到,原住民族是台灣的資產,也是台灣文化具有豐富內涵的緣由,桃園每年選定主題舉辦原住民族日紀念活動與歲時祭儀,8月1日對他來說,也是落實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重要里程碑。
鄭文燦上任推動「桃原新政」,土地是最重要的核心權利之一,早期原住民族對土地的概念是以部落共有為主,往往未完成土地登記制度,在土地編定上常編定為林地或山坡地或保護區。自2016年起桃園市政府著手復興區部落變更使用分區編定,截至2020年止共完成4個部落變更編定工作,成功協助族人取得3,777筆土地,總面積達1,363公頃。
結合電信業者設置的防救災共構共站行動通訊平台,災害來襲時可確保通訊暢通,保障原鄉居民安全。(桃園市政府提供)
在桃園復興區原鄉,市府陸續完成基礎設施,都是日常生活遇到的用水、用油、金融、用路等各方面,包括建置53處簡易自來水系統、興建三光跨河大橋、後山蓋加油站、高山ATM自動櫃員機,加油和提款不必再繞遠路。在復興區也有設置10座「防救災共構共站行動通訊平台」,災害時可保持通訊順暢;此外,也完成新溪口吊橋,推廣小烏來、義盛、羅浮等地的溫泉區、戲水區、天空步道等,成功讓復興區的觀光資源展現魅力。
ATM自動櫃員機提供復興區高山更便利的存提款服務。(桃園市政府提供)
而在都會區,桃園也提供原住民族5%的社會住宅名額保障,更規劃興建專屬社會住宅、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顧及原住民族的居住正義。
桃園推動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活動,落實文化傳承。(桃園市政府提供)
桃園市也將持續爭取更多文化空間,在機場捷運A17站旁以「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桃園流行音樂露天劇場」共構建置,打造文創及影視基地,並在各種福利補貼上,如提供原住民族微型保險、意外事故慰問金及急難救助三重保障,充分展現桃園對原住民族的重視與照護。
桃園市政府廣告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