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與浪:自由中國號》改編自史實,是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首度推出的檔案漫畫。「自由中國號」是一艘沒有機械動力的木製帆船,1950年代6名航海青年因為一場國際帆船大賽,與自由中國號共創從基隆港出發到美國舊金山114天的的逐夢歷程,後來船員們各奔東西,自由中國號滯留美國數年後,在政府、學校與民間團體,以及船員與家屬的奔走下,於2012年乘著陽明海運貨櫃船返台,現在則在基隆的台灣海洋大學校園裡。
包含田調、腳本、分鏡稿、初稿及定稿等編撰過程,《湧與浪:自由中國號》花費近1年時間完成。蓋亞文化表示,在檔案局全力支持下,由漫畫家狼七、編劇食夢蟹深入取材,越洋訪問當時的船員周傳鈞,同時經過研究員許峰源監修,將這段傳奇故事改編為漫畫。
蓋亞文化表示,《湧與浪:自由中國號》描述6個年輕人踏上瘋狂的征途,帆船的零件在遠航途中脫落、破碎,船身甚至嚴重破損,仍引領著他們抵達夢想的那一端。而多年後,這艘帆船再度回到啟航時的基隆,又是另外一段波折的故事。《湧與浪:自由中國號》將於12月1日出版。
檔案局局長林秋燕則指出,為使更多漫畫家擷取檔案內容進行創作,檔案局首次與創作者共享這本漫畫書的著作財產權,象徵並樹立檔案書籍出版的新里程碑,希望以原創漫畫為媒介,讓圖像故事傳遞檔案意涵,不僅活絡版權運用,更有助於漫畫產業發展,並使檔案走入生活、文化及社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