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害防制法》上路後,未來將全面禁電子煙、加味菸、納管加熱菸、禁菸年齡提高到20歲等,新法也對非法業者祭出重罰,最高處新台幣5000萬元罰鍰,相關配套細則有待國健署提出,有立委辦公室認為,接下來才是真正的挑戰!
國健署指出,相關9條子法會加速配合修正,趕在施行日前一併上路,《菸害防制法》中除明定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外,先前在立院爭吵不休的加熱菸載具也將比照菸品管理,未來新型菸草產品一旦被列為指定菸品,必須按照母法規定,按《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規定,經審查通過後才算合法菸品,才能被使用、製造、販賣或輸入等。
國健署表示,總統府公布《菸害防制法》修正案後,實際施行日期仍待行政院訂定施行,相關的《菸品資料申報辦法》、《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等也會配合修法。民進黨立委私下透露,雖然細則還有得吵,不過母法都過了,有機會最快今年上半年全面上路。
雖然執政黨立委樂觀以待,今年上半年能正式上路,但也有其他立委辦公室私下擔憂,以《菸害防制法》預告期為例,將從60天縮短到7天,只有7天能否配套、順利上路都是問號。另外,接下來,加熱菸如何規範、管制也將成為新戰場。
一名有抽菸的執政黨立委私下指出,這次納管的加熱菸,立法院光是為載具,就多次召開朝野協商,「其實,真的有抽菸的人都知道,加熱菸的味道相對紙菸輕很多,就算在自家密閉室內抽菸,也不像紙菸會有殘留問題,有抽加熱菸的民眾,幾乎都不太能再回頭接受紙菸。」
也有立委辦公室表示,「其實很多有抽菸民眾都向立委陳情,知道應該要減少抽菸,不希望把菸害留給家人,因此改抽加熱菸,以減少菸害;但現在哪裡可以買?買到菸是不是真貨?還是水貨?都讓民眾很困惑,就怕花錢還買到不合規的水貨,國健署應該加速修改細則,讓民眾有法可循。」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