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專注力打分數 學習更有效率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各種訊息如潮水般湧入生活,悄然影響人們專注力及效率。彰化藝術高中國中部三年級的趙宥翰敏銳地觀察到,自己和同學在課堂上偶而分心,因而萌生將腦波狀態數據化,「為腦波打分數」的創新想法。他設想,若能將數據傳送至手機上檢視,便能輕鬆掌握專注力,提升學習狀態。為此,他發明了可與手機APP連線的「心智帽」,獲得今年「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金牌的肯定。
有了這個創意,趙宥翰首先與父親趙晟鈞分享,他們先是思考「用什麼偵測腦波」,為此趙晟鈞向任職於生物科技產業的友人請益,沒想到這番交流不僅解開了技術上的疑問,還引起企業對開發相關晶片的興趣,促成了合作的機會。在專業技術支援下,趙宥翰專注於使用者的體驗設計,將感應器和空頂帽巧妙結合,讓心智帽兼具輕便性和舒適度,完美融合為日常配件,實踐「以發明解決生活困難」的理想。目前,父子倆正計劃 將腦波技術應用於遙控玩具汽車,邁向更加廣闊的創新領域。
個性活潑的趙宥翰,課餘時間常和同學結伴,在校園周邊的樹林或池塘旁觀察自然生態。對他們來說,親眼見證、動手嘗試更能引發學習興致。彰化藝術高中長年鼓勵同學多元學習、適性發展;而縣府也於111學年度補助學校成立結合AR、VR設備的「元宇宙智慧館」,並推行「創新發明教育計劃」,提供學生更完善的科技學習場域,讓有創新想法的同學能在課餘時間實作。
監控步伐預防意外 從日常發想創意
高齡化時代來臨,家中長者的安全成為每個家庭關心的焦點。臺北大學教授林伯星深知這份隱憂,運用AI技術,專為銀髮族設計了「步態平衡監控系統」,通過收集使用者在不同地形上的步態數據,自動計算臨床上常用來評估長者平衡功能與跌倒的柏格氏平衡量表(BBS)分數,為長者安全提供一層額外保障。
此外,林伯星研發的「陶瓷釉色預測技術」也在民國113年「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中獲得銅牌。他善用AI模型的創新技術,準確預測陶瓷釉料燒製後的色彩效果,大幅簡化了過去需要反覆試驗的繁瑣過程。這項技術不僅提升生產效率,還有效減少資源浪費,為陶瓷製造商帶來顯著的競爭優勢。
靈感迸發並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時間的沉澱與思考。林伯星分享,當身心感到疲憊時,回到家鄉成為調適狀態的一種方式。他笑言,自幼成長於花壇鄉,求學時期沒有補習班與填鴨式教育的束縛,養成了自己動手做的習慣,這一習慣延續至今,當生活中出現挑戰時,他的第一個反應便是尋找解決之道。林伯星的發明成果豐碩,民國112年在「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榮獲銀牌,隔年更以兩項創新技術斬獲一銀一銅,展現令人讚嘆的發明能量。
你沒見過的露營釘 小創意大發明
發明不是非得「無中生有」,有時只要為原有的物品加入一點小創意,便能成為大發明。施瑞源醫師便是這樣一位不斷創作與發明的實踐者,在鹿港執業的他,除了本業之外,還擁有廣泛的興趣,並對發明充滿熱情。近年露營風氣盛行,他觀察到現有的露營釘費力難釘、不穩固且拔起來麻煩的問題。於是,他從改變露營釘結構著手,將外觀形狀改為三角形,並於其中一至二面設置溝槽,類似建材上常見的H型鋼設計,製造出抓地力強、強度高且易於插拔的露營釘,也於今年發明展榮獲銅牌。
施瑞源醫師坦言,自幼對創作和思考充滿興趣,兒時常將家中物品拆開研究,長大後則喜歡挑戰那些尚未有人著手解決的問題。雖然發明耗費時間與金錢,然而他的發明大多實用且迎合市場需求,許多已經成功商品化,這不僅證明其發明的價值,也為他未來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支持。
沉潛靜待崛起 享受孤獨更專注
從業於機械製造產業十餘年的杜慶然,對機械並不陌生,但對於驅動機械的能源運用有更濃厚的興趣。他認為地球上多數的能源無法被創造,且要蒐集和使用乾淨能源,多半要耗費鉅資購置設備。然而,能源無論在輸入還是輸出的過程中,皆無可避免地大幅耗損,這使得乾淨能源難以普及化。有鑒於此,杜慶然決心開發能源設備,憑藉大學畢業後在機械產業任職的經驗累積,以及對綠能研究的堅持,成功研發出「磁輪發電設備」。這項設備支援多種形式的電力,包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流電,也可與他先前研究的太陽能技術相結合。磁輪發電設備內所使用的特殊排列磁鐵,可使輸出效率能量增強至少400%,過程中不會產生碳排放。
「磁輪發電設備」自發表後便獲得許多關注,也在今年發明展中榮獲銀獎肯定。如今已取得顯著成就的杜慶然,深知保持專注與熱忱對於發明的重要性。他坦言:「研究的道路也許孤獨,但繼續或放棄也全憑自己決定。」回顧當年,網路科技尚未普及,只能從報章雜誌及書籍中找尋資料,但他仍樂此不疲。隨著網路普及,雖然彈指間便能獲得海量資訊,使他的研究進度突飛猛進,但面對這些雜亂的訊息,他深知自己必須有所取捨,才能專心致志走在正確的道路。正是這份專注與執著,最終成就了他在綠能領域的突破,為未來的能源研發開創了新的可能。
發明路上不孤單 創意讓生活更進步
彰化縣人才輩出,近期在素有「發明界奧斯卡」之稱的「2024年iENA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中,本縣的參賽者從31個國家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縣長王惠美肯定彰化子弟拿下1金2銀2銅的卓越佳績,也期望未來這些發明都能有商轉、技轉的機會,造福更多鄉親!
為支持發明創新並鼓勵產業的研發風氣,縣府每年4月受理「彰化縣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申請,每家申請企業可獲得最高100萬元的研發補助,若企業聯合申請,最高補助可達200萬元。此外,透過「彰化縣產業國際參展輔導計畫」,縣府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展覽,提供企業參展和看展補助,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想了解更多在彰化發生的精采故事嗎?歡迎點閱《美好彰化》N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