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中心主任林瓊芬耕耘兒少領域32年,直言台灣兒童長期收看外來卡通,為無形中產生的影響和價值觀感到憂心。2021年拜前瞻基礎建設預算之賜,公視推出《勇者動畫系列》《妖果小學》《歐米天空》3部動畫,「當時我們喊出動畫元年,計畫要延伸本土動畫IP,不過事實是第2年錢就用完了。」
有了資金挹助,小公視不但能積極說服過往為國外代工的動畫人才回流,今年一口氣推出《勇者動畫系列2》《我是陳派派》《莓吉幼兒園》6部原創動畫,還擴大舉辦動畫工作坊,例如:邀請創作出〈Baby Shark Dance〉的「The Pinkfong Company」公司高層,及韓國EBS電視台來台交流,展開合資合製計畫,從開發、孵育一路陪伴本地人才。
副主任舒逸琪認為,兒少節目除了收視率低,還得花比其它節目更多的心力製作,加上是服務特定收視族群,無法業配、冠名、賣廣告,難以吸引商業電視台投入,讓小公視更加責無旁貸。
目前,小公視除了原有的自製內容,也透過外部徵案、邀案、合資合製多管齊下,吸引產業人才進入兒少領域。去年8月小公視開台,陸續播出超過360小時內容,是從前的3倍,單是針對3至5歲學齡前兒童的節目類型就包括:音樂類《屋頂音樂派對》、歌舞類《動滋達滋森之島》、外景紀實類《WAWA哇!》。
舒逸琪指出:「360多個小時節目對長劇集而言相對容易,但兒少節目通常較短,特別是學齡前節目每集15~30分鐘,占比僅0.25至0.5小時,小公視開台不到一年,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