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起笑容,擺出各種愛心手勢,很難想像現任立委張嘉郡已經是2個孩子的媽,「我女兒都會像這樣比很多愛心,跟我說愛妳。」談起育兒經,她自豪是個好媽媽,在每日滿檔的行程裡,把握黃金時間陪伴孩子,「1天就算只有10分鐘,我也會唸英文兒童讀物給女兒聽,我們用盤坐的方式,她就窩在我懷裡聽我說或跟著我唸。」她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一絲溫柔,也分享透過陪伴式的學習搭起互動橋梁,讓親子更加親密,還能提升孩子的外語能力。
人文教育 重視陪伴學習
張嘉郡對教育充滿關愛與熱忱,身體力行推動英語學習營,鼓勵家長加入閱讀行列,由父母來唸故事給孩子聽,透過聲音與圖文來刺激想像、激發學習,一同建立使用外語的自信心,讓雙語環境融入家庭教育中,近期雲林也將開設非營利的雙語幼稚園,「我覺得他們每一個都是璞玉,透過互動學習,都可以打磨出非常亮麗的一面。」她期盼讓雲林小孩有跟國際接軌的能力,縱使面對未來職場,也能有良好競爭力。
除了支持雙語教育,藝術文化也是她想深耕的目標,在成功幫雲林縣六校爭取改善計畫,核定補助逾2,500萬元的經費中,她坦言國小雨遮工程的部分,有提醒學校要兼具功能與美感,「你不能蓋個遮雨棚,然後很醜、沒有美感,藝術並非高不可攀,它其實很貼近民眾生活,有助於人們過得更幸福美好。」透過舉辦寫生比賽、藝文講座等活動,從小地方開始改變,強化生活美感,讓以農為本的雲林,能有更好的行銷方式提高產品價值,「我對自己有一個期許,能扮演著承接新舊的橋梁,將雲林轉型為更現代化的都市。」如今科技大廠陸續進駐,帶來逾600個就業機會,張嘉郡期望把雲林打造成人文科技並重的城市,發展重心瞄準提升生活機能與軟硬體建設。
![20250120cnt002 (2)_2025-01-20.jpg](https://unpkg.com/@mirrormedia/lilith-draft-renderer@1.3.4-beta.3/lib/public/845924188760371aa28efbb3dea99d01.gif)
政策到位 施比受更有福
張嘉郡身為雲林小孩,為鄉親服務將近10年時間,從成功修繕農水路、整治水利建設、高鐵設站與增加班次等,政策績效雙雙到位,對於大家未來的期許,她感謝自己能有機會參加公共事務,提及常被辦公室同事問起:「為什麼跑行程能這麼有精神?」張嘉郡分享,為人點燈,明在我前,「在幫鄉親服務的過程,這個光芒也照亮了我自己,每次回去都感受到滿滿的人情味,跟他們互動能吸收到很多正能量。」感恩之外,也很珍惜被大家信任,也坦言這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未來張嘉郡希望多號召一些點燈的人,一起為地方做更多好的事情,她說為民服務與家庭教育核心價值一樣,「愛與信任很重要」,在努力的過程,雖然很快樂,但並非不辛苦,但她相信所有的引導與支持,就像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所有的付出是不會白費的。
![20250120cnt002 (3)_2025-01-20.jpg](https://unpkg.com/@mirrormedia/lilith-draft-renderer@1.3.4-beta.3/lib/public/845924188760371aa28efbb3dea99d0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