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年,桃園又發生類似事件,校方只想把責任推給老師,教育局也沒有任何精進作為,難道非得出現如新北校園割喉血案般的慘劇,相關單位才會重視嗎?今天公祭、明天忘記!我們無法接受!」A先生等家長說,他們完全理解特殊教育的難處,但當特殊生對同學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時,教育單位就不能有鴕鳥心態,一定要提出具體的作法,維護多數學童權益。
倡議兒童權益的民進黨立委張雅琳表示,當學生們引發衝突時,校方第一時間顯然只想大事化小,放任導師及同班孩子們獨自面對恐懼,才導致家長與校方彼此對立的僵局。
張雅琳坦言,這起案件中顯然該特殊生從三年級就有類似狀況,學校應積極了解家長是否有陪伴孩子進行早期醫療介入,逐步識別、學習應對引發情緒失控的原因。另外本案中老師不僅在事發當下要冒著風險阻止更嚴重的衝突,後續還要協調家長與校方,其中壓力常人恐難以忍受,教育主管機關應訂定相關教師保護指引,讓老師們能有合宜標準程序可依循。
桃園市教育局說明表示,案發當天學校就有進行校安通報,輔導室也進入該班級實施心理輔導,學校依規請家長帶回學生在家輔導管教5日。後經家長同意,安排該生由特教助理員陪同,單獨於其他教室視訊上課,寒假前也召開個案會議,由校方、教育局、家長等相關代表共同討論後續處理。目前仍維持單獨上課模式,未來將再次召開會議,討論該生漸進式回歸原班級的期程及配套,並與其他家長確認後才會實施。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