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春節,來自印尼的移工們仍然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努力,為了慰勞他們辛苦並感受台灣春節的傳統,財團法人石原慈善基金會創辦人石原智博都會前往NU台灣分部,與移工們話家常,並贈送紅包感謝他們一年來的付出。
石原智博表示,身為一名在印尼經營事業的企業家,他認為有責任對這片土地作出相應的貢獻。因此,他接受了印尼前副總統馬魯夫·阿敏(Ma’ruf Amin)的邀請,成為伊斯蘭教士聯合會(Nahdlatul Ulama, NU)的榮譽會員,進而成立了「NU全球經濟貿易辦公室」(Nahdlatul Ulama Global Economic Trade Office, NTEO)。由馬魯夫擔任榮譽主席,石原智博則出任主席,共同致力於為全球21億穆斯林的福祉與發展努力。
今年的慰問活動除了延續過去發放個人紅包的傳統外,更加碼捐助6萬元給NU做為加菜金。NU是印尼最大的穆斯林組織,印尼2.8億人口中,NU會員接近1億人,為全球最大的穆斯林組織。其台灣分部服務印尼移工,在台30萬印尼移工中約有80%為NU會員。因此NU台灣分部代表提出在台灣興建清真寺的構想,藉此促進台印文化交流與社會融合。
面對台灣缺工的問題,石原智博特別感謝印尼移工對台灣社會的貢獻,他提到自家長輩也是受到印尼照護員細心呵護,讓自己能夠出外專心打拼,無後顧之憂,特別心存感恩。期望通過這類活動促進台灣社會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包容,強調台灣與印尼移工就像一家人,感謝他們對台灣社會的貢獻。
今年的活動,新任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代表艾吏福也特別到場參加,並與石原智博討論印尼移工相關事宜,石原創辦人特別建議,全球正面臨護理人員荒,印尼可以多培養護理人員,不僅可以補足人員缺口,收入也比一般工作來得更高。面對台灣人才嚴重偏斜的問題,石原智博計畫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向印尼招生,培養生技人才,希望將好人才留在台灣。
展望2025年,石原智博表示,捐助對象將再擴大,已經計劃提供給新住民學童獎學金,希望讓許多優秀的孩子們有更多學習的機會。他也強調石原慈善基金會秉持30年來堅持不對外募款,持續默默行善的理念,近年來在各界鼓勵下,才陸續公開分享慈善經驗,期望能拋磚引玉,讓愛的力量無限延伸,造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