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決議案由威斯康辛州眾議員帝芬尼(Tom Tiffany)與賓州眾議員裴利(Scott Perry)主導,並獲得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中國問題委員會(CECC)共同主席史密斯(Chris Smith)、曾提案邀請台灣參與環太平洋軍演(RIMPAC)的奧格茲(Andy Ogles)等人支持。
決議案內容明確指出,「一中政策」已無法與台美兩國人民的利益對接,也無法反映過去70多年來台灣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的明確現實。提案議員強調,台灣擁有民選政府,並與全球多國維持外交、文化及經濟聯繫,充分證明其獨立於中國,美國應放棄一中政策,承認「台灣不受中國統治,也不屬於中國領土」的事實。
為此,決議案呼籲美國政府採取以下行動:
- 正式承認台灣民選政府的合法性,恢復與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並允許雙方互派大使。
- 解除美台官員之間的溝通與互動限制,確保雙方可進行正常外交交流。
- 指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啟動與台灣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加強台美經貿合作。
- 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確保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獲得完整會員資格。
帝芬尼在新聞稿中強調:「台灣是一個自由、民主、獨立的國家,從未受中國控制,美國的政策早該反映這項無可否認的客觀事實。」
值得注意的是,帝芬尼已多次提出類似決議案,顯示他長期關注台灣的國際地位。然而,由於「共同決議案」僅屬於國會對特定議題的立場表達,無須經總統簽署,因此不具法律效力,但仍可能對美國政府的決策產生影響。
隨著2028年洛杉磯奧運將近、美中關係持續緊張,美國國內挺台聲浪升高,共和黨議員頻頻提出支持台灣的法案與決議案。儘管本案不具法律效力,但其政治意義不容小覷,是否會進一步影響美國對台政策,仍有待後續發展觀察。
此外,川普政府對「一中政策」的態度也將成為焦點,若共和黨在美國大選中取得優勢,未來美台關係可能迎來重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