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要回溯到導演尼克帕克(Nick Park),在英國唸書時的畢業專案開始,他腦海中的點子直到加入了阿德曼動畫(Aardman)終於完成《酷狗寶貝:月球野餐記》(A Grand Day Out)。因為大受歡迎,隨後繼續推出了《酷狗寶貝:引鵝入室》(The Wrong Trousers),首次奪下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酷狗寶貝:剃刀邊緣》(A Close Shave)再度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20250213ent016](https://unpkg.com/@mirrormedia/lilith-draft-renderer@1.3.4-beta.3/lib/public/845924188760371aa28efbb3dea99d01.gif)
這讓阿德曼動畫聲名大噪,很快就與夢工廠動畫簽下合約,野心勃勃打造了長片《酷狗寶貝之魔兔詛咒》(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順利奪下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但是好景不常,阿德曼動畫首度嘗試電腦動畫的《鼠國流浪記》(Flushed Away)口碑與票房都雙雙失敗,2005年更發生了火災,幾乎燒毀了所有黏土動畫的人偶,讓過去30年的努力付之一炬。所幸眾人並不氣餒,2008年《酷狗寶貝:麵包與死亡事件》(A Matter of Loaf and Death)推出,證實了工作室的實力依然建在。
就在阿德曼動畫把重心轉到《笑笑羊》系列動畫之餘,粉絲都以為《酷狗寶貝》系列要被遺忘了,他們再次以《酷狗寶貝之復仇企鵝》挑戰動畫長片,同時把最搶戲反派人物企鵝重新請出來。根據尼克帕克的說法,太多粉絲一直追問他:「企鵝後來呢?」所以就決定拍攝這部片來回應大家。
![20250213ent016](https://unpkg.com/@mirrormedia/lilith-draft-renderer@1.3.4-beta.3/lib/public/845924188760371aa28efbb3dea99d01.gif)
但一開始《酷狗寶貝之復仇企鵝》只是30分鐘片長、在電視上播出的規格,儘管BBC多年以來都是《酷狗寶貝》系列的家,但阿德曼動畫也找到了Netflix成為進軍國際的跳板。尼克帕克解釋,《酷狗寶貝》系列總是充斥許多從美國電影得到的靈感,應該也對於《酷狗寶貝》裡頭的英國文化元素不加避諱,「我們的文化也值得討論,觀眾會習慣,我們對自己要有信心。」另外一位導演馬林克羅辛漢(Merlin Crossingham)說, 希望這部片能透過Netflix,把《酷狗寶貝》介紹給全新世代的觀眾;此外作品裡頭的確有些只有英國觀眾才能理解的笑點,「每次我們在美國放映作品,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觀眾席上有沒有英國觀眾,因為只有些笑點英國人才懂。」
當動畫這一行,開始迷信電腦動畫才是主流,著迷於一個比一個更誇張的場景、滿坑滿谷的特效填滿畫面時,《酷狗寶貝之復仇企鵝》完全反其道而行,依然堅持阿德曼動畫最引以為傲的黏土動畫風格,這部片前後共有260名工作人員、35名動畫師才能完成。馬林克羅辛漢說:「有了電腦特效,世界就觸手可及;但黏土動畫卻是得實際操作,限制了你的紀律。」就是因為一切都得手作,尼克帕克說這就是黏土定格動畫的魅力,「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最後的成果會是什麼。」
當入圍奧斯卡的好消息傳來,馬林克羅辛漢說當時工作室正好是午餐時間,「這真的是再棒不過了,當時我們正在忙,房間裡傳來一陣歡呼,這真的是很棒的鼓勵。」《酷狗寶貝之復仇企鵝》已於Netflix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