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Meta(臉書)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神采奕奕地出席Meta年度開發者大會,這一天正是全球智慧眼鏡發展的轉捩點。「眼鏡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運算平台,非常適合拍照、錄製影像,你不用掏出手機,就可以用眼鏡直播畫面,甚至影像通話、聽音樂等等。」祖克柏才剛講完,會場大螢幕上出現了一款時尚又科技感十足的眼鏡。
造型時尚 搭載AI助理
沒人預料到,這款Meta與雷朋聯名的第二代AI眼鏡,竟引爆搶購熱潮,成為去年全球最夯科技商品之一。「Meta第二代智慧眼鏡其實早在2023年CES就已亮相,但並未引起市場太多回響;沒想到去年4月更新、導入一系列AI功能後,短短幾個月就賣出百萬台以上,一炮而紅。」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柳育林笑著說。

這股風潮也延燒到台灣,像是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及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早在Meta AI眼鏡爆紅前就搶先買來試用。去年12月底,民眾黨台北市議員陳宥丞到北檢為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京華城案出庭作證時,也戴著這款AI眼鏡,被發現具拍攝、錄影功能可能觸法,引發各界熱議。
為什麼Meta AI眼鏡會廣受青睞?柳育林分析原因有三,首先是價格壓到299美元左右(約新台幣1萬元),是大眾可接受的甜蜜點;第二,強大AI技術加持,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例如「智慧記憶」功能,當使用者怕忘記停車位在哪,只要簡單說「幫我記住停車位」,即可由眼鏡記錄;或是利用「即時影像分析解讀」功能,戴上AI眼鏡看著衣櫃,就能讓眼鏡搭配穿搭。

「最後一點,主打與雷朋聯名,不僅兼具科技實用性,時尚外型也成為消費者青睞的重點,先前有傳言Google曾經也想搶下與雷朋聯名,最後仍被Meta獨占合作機會。」柳育林說。
各具優勢 大咖搶攻市場
不讓Meta專美於前,Google與三星(Samsung)、高通(Qualcomm)也合組AI眼鏡聯軍,祕密開發相關產品,以高通的處理器,加上Google的Gemini大語言模型與Android XR平台,以及三星終端設備的品牌力,強勢進軍市場。

專家表示,曾在智慧眼鏡慘遭滑鐵盧的Google,捲土重來後更是展現勢在必得的決心。除了拉攏三星與高通,更在2025年初,砸下2.5億美元(約新台幣81.9億元)重金,併購宏達電XR混合實境研發團隊,儲備進軍AI眼鏡的戰力。
值得注意的是,輝達也在今年1月初公開名為「無背光增強現實數位全息技術」(可在戶外抵抗強光,讓顯影不受干擾)的AR眼鏡專利,低調布局AI眼鏡市場。在中國,百度結合旗下小度科技,推出外觀類似Meta與雷朋聯名款的AI眼鏡;Rokid Glasses則攜手阿里巴巴的通義千間語言模型,打造AI音訊眼鏡,企圖透過「聲紋支付」功能,實現只要動嘴下指令,就能付錢買東西。

業界對AI眼鏡寄予厚望,視為接續手機的次世代殺手級消費電子產品。柳育林則認為,AI眼鏡可能是AR眼鏡前哨戰,未來3到5年AR眼鏡顯示成本大幅降低,就有可能普及。
AR互動 改善使用體驗
據wellsennXR預測資料,2024年全球AI智慧眼鏡銷量約200萬台,到2030年,AI+AR眼鏡若發展到成熟階段,屆時全球AI眼鏡出貨量有望飆升至8千萬台。

身為全球電子龍頭的鴻海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觀察,品牌業者根據不同市場和AI助理的選擇,創造出各具特色的使用體驗外,也不約而同地積極探索AI+AR眼鏡核心技術方向(如何將顯示器整合到AI眼鏡中),「這波競爭不僅是硬體實力的較量,也將取決於生態系統整合與用戶體驗的優化。」
姜志雄的看法,可從Meta新推出的Orion AI眼鏡看出端倪。有別於無顯示功能的第二代雷朋智慧眼鏡,只能透過語音與使用者互動,Orion加上眼球追蹤、Mirco LED顯示器與光學級碳化矽(SiC)鏡頭,搭配肌電(EMG)腕帶,不僅使用體驗更佳,也真正落實解放雙手的願景,祖克柏便直言:「Orion是世界最先進的眼鏡。」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試戴Orion後,更驚呼連連地盛讚,彷彿將整個世界都裝進這小小的眼鏡裡。
合作英商 鴻海加入戰局
看好AI+AR眼鏡後勢,台灣相關供應鏈也積極展開布局。專家指出,Orion處理器由Meta與聯發科共同打造設計。此外,錼創、鴻海則將重心放在Micro LED顯示器。今年1月底,記者直擊錼創科技辦公室,細看即將使用在AI+AR眼鏡內的Micro LED顯示器,該顯示器比一元硬幣還小,需用放大鏡才可見裡面塞滿百萬顆Micro LED。
說起AI+AR眼鏡的未來,錼創總經理林子暘向本刊表示,現在市面上的AR眼鏡,大多採用OLED顯示器或Birdbath的光機架構,因亮度不足、壽命較短,無法做到輕薄短小;反觀Micro LED不管在亮度、色彩都略勝一籌,即便有成本、良率等問題待克服,但他堅信採用Micro LED是必然趨勢。

「要成功推動AI眼鏡普及,產品外觀需與一般眼鏡接近,使用體驗則要超越現有智慧穿戴裝置,因此亮度、體積、能耗等指標都變得至關重要。」鴻海S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特別強調。因此,Micro LED本身特性及半導體工藝等,成為實現目標的最佳解決方案。
台廠除了從零件切入,身為製造龍頭的鴻海,具備從晶圓、晶片到覆晶封裝的光機模組及AR眼鏡組裝的完整能力,同樣躍躍欲試。姜志雄表示,今年鴻海將與英商Porotec合作,以原創設計製造(ODM)模式推出「AR眼鏡」,比智慧手機更能提供虛實整合的沉浸感,加上AI功能後勢看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