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的外交能量遭受削弱,我們在國際間的話語權將受到嚴重挑戰。台灣如何與世界交朋友,是決定台灣未來命運的關鍵。」敏迪強調。
外交預算中有多項經費遭到刪減或凍結,包括業務費、國際關懷合作、國際會議交流等領域,這些改動將直接影響台灣的外交功能。根據預算細節,外交部業務費凍結高達 50%,共約 37 億台幣;國際關懷合作經費刪減 4 億元;國際會議交流經費刪減 1.4 億元,並凍結 20%;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則全數刪除,金額達 1 億 1127 萬元。此外,外交部的國外旅費也減少了 15%,共計 1.58 億元。
敏迪指出,業務費被凍結一半,對外交部執行外交業務的影響將是直接且深刻的。業務費的範圍極廣,涵蓋了從海外台灣人緊急救助到外交使館的日常運營,甚至包括國際會議的各項支出。若外交部無法有效運用這些經費,外館人員的應急反應能力將受到嚴重制約。
「假設台灣的國手出國比賽,發生突發狀況,外館是否能夠提供協助,這些情境將直接受到影響。業務費的凍結,不僅是對外交人員的限制,更是對台灣整體國際形象和反應能力的打擊。」敏迪指出。
儘管部分預算僅被「凍結」而非完全刪除,但敏迪強調,這樣的凍結已經增加了公部門的運作風險。當外交部需在未來獲得額外預算支持時,必須經過立法院重新審議,這一過程可能會延誤外交應對的時效,尤其在面臨突發事件時,時間往往是關鍵因素。
除了業務費外,媒體宣傳費的全數刪除同樣令人擔憂。該項經費主要用於對外宣傳,涵蓋台灣的觀光、經貿及主權等方面。敏迪指出,這筆預算的削減,意味著台灣將難以有效推動國際活動與展覽,甚至在宣傳台灣主權方面也將遭遇重重困難。特別是在全球範圍內,台灣所面臨的國際政治挑戰日益嚴峻,宣傳台灣的存在與貢獻,是維護台灣國際形象的重要手段。「外交宣傳不僅是形象塑造,更是國家利益的保護。」。
最後,敏迪也指出,資訊服務費的削減雖然金額不大,但其潛在風險不可忽視。外交部需透過這筆預算來加強資安防護,避免敏感資訊外洩,尤其是當涉及國家安全與外交機密時。削減資安預算,無疑是向外部駭客敞開了大門,這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都是巨大的。
敏迪表示,台灣的外交政策應當具有長遠規劃,而不應只為了短期的預算削減而犧牲長期的國家利益。雖然預算已經送交立法院,但這不意味著外交政策的調整已經無法挽回。台灣民眾應該積極發聲,關注外交預算,並從民間角度推動國民外交。通過這些努力,台灣仍有機會在國際間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2025.02.15 21:18 臺北時間
外交預算遭藍白大砍 作家網紅嘆:削弱台灣國際話語權

立法院今審查今年度總預算案,外交部預算在藍白兩黨聯手大砍下,遭刪6億5463萬元,其中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1億1127萬元遭全數刪除;外交部業務費被凍結50%、媒宣費遭全數刪除,以及旅費被刪15%,作家、知名YouTuber敏迪選讀在臉書撰文表示,台灣外交預算遭刪減或凍結,不只影響國際地位與外交路線,將對台灣的國際地位帶來深遠影響,而台灣外交面臨的困境,或許正是預算刪減背後的直接後果。
更新時間|2025.02.16 09:16 臺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