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表示,結構學會雖看似獨立調查,但實際上將現場勘查的工作轉交給新北土木公會,而該公會受新北市政府管轄,負責調查的對象又是新北捷運,顯然已失去第三方應有的公正性。此外,報告認定施工單位未按圖施工,導致支承失效,進而引發梁體錯位,但中工強調其施工過程完全依照設計圖,並經監造單位——台北市捷運局審查通過,才得以施工。
中工進一步指出,環狀線是依據《鐵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建造,市長侯友宜及多名專家曾表示可承受6級地震,但鑑定報告卻未明確說明環狀線能承受的地震強度,僅提到「低估支承抗拉力需求」,令人質疑環狀線的實際抗震能力是否如官方所言。
此外,中工質疑環狀線受災範圍為何僅集中在中和區,是否真的是單純的施工問題,還是設計本身存在問題,鑑定報告將事故歸咎於盤式支承,但環狀線共有880顆支承,僅22顆受損,認為這樣的結論是否過於簡單。
對於後續處理,中工表示,已與市府進行2次協商,但未達成共識,強調希望釐清真相,而非迴避責任。中工發言人程安慈表示,環狀線的設計、監造與營運涉及多方單位,市府與捷運局是否真的沒有責任,仍待進一步調查,並呼籲應交由雙方均認同的第三方機構重新鑑定,以確保結果公正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