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05:28 臺北時間

【柯案藏昌珊心結4】民眾黨進入黃國昌時代 黨內憂難容異見

mm-logo
時事
民眾黨進入黃國昌時代,黨內權力生態可能生變。
民眾黨進入黃國昌時代,黨內權力生態可能生變。
民眾黨15日選出新任黨主席,正式進入黃國昌時代,本刊調查,黃國昌應前主席柯文哲邀請入黨後,聲量輾壓黨內一班老臣,並帶來不少小額捐款,但黨內對黃的領導風格多有埋怨,如今不只黨內權力結構面臨重組,過往繞著柯文哲堆疊的成員,也隨著黃接任主席後,出現新的挑戰與困境。
20250217inv010
黃國昌(左)打敗蔡壁如(右)後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拿捏在野監督執政者的力道,又不讓白營被貼上小藍標籤。(民眾黨提供)
黨內人士不諱言,柯下黃上,首先是路線問題,柯文哲過去擅玩兩手策略,批綠比藍猛烈,批藍也不嘴軟;黃國昌原在時代力量,後來跳槽白營擔任黨團總召後,卻被認為高度與國民黨曖昧、唱和,遭諷是「傅隨組織」,不少白營人士私下頻頻議論:「國昌發言愈來愈藍了!」
其次,在決策風格上,黨內觀察黃國昌代理主席期間,展現比柯文哲更有主見、更決斷,主觀意識也比柯更強,「很多議題常常感覺他已有定見,因而顯得專斷」,也因此可能比柯更容不下不同的聲音。
另在人和及人格特質上,一名黨內人士說:「黃國昌常把對新聞議題的怒氣出在第一線記者身上,顯然有悖他以前一直主張的勞權理念!」反觀柯文哲以前常說選舉朋友要多、敵人要少,黃此舉可能讓本就面臨藍綠夾殺、處境艱難的白營,在媒體關係上更為雪上加霜,不利政黨經營的空戰攻防。
白營幕僚不諱言,黃國昌在時代力量最被詬病的就是人和,當時他與黨內的鬥爭從沒停過,最後逐漸泡沫化,遭譏「政黨關門大師」,但柯文哲領導的民眾黨向來不分位置皆眾聲喧嘩,尤其這次主席補選後,如何凝聚黨內團結對外,仍需持續觀察。
更新時間|2025.02.18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