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成為當前所有政治工作者與政治評論者的難題。這是台灣民主的充分展現?或者,這樣子大規模的罷免是對台灣民主的傷害?民主奧妙的地方就在於,不管你是從正面或負面的角度來看待大罷免,好像都言之有理。
國民黨在上週六於新北市板橋舉辦「還錢於民」的政策說明會。新北市的所有國民黨籍立委都到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新北市長侯友宜也雙雙出席。現場人潮不能說很多,不過,看得出來,台上台下對於民進黨搞大罷免是充滿了憤怒。他們異口同聲說,他們是真正為人民在著想,他們才是民主的守護者。然後,最近飽受砲火攻擊的朱立倫似乎已經決定了戰略,他終於發現,如果不正面迎戰,以罷制罷,國民黨從現在開始,將處於一路挨打的狀況。從立委到市長到主席,沒有一個國民黨的政治人物有冷處理的空間。
民進黨則在花蓮跟台南分別辦了政策說明會。同樣的,現場的人數不會太難看,但不能說爆棚。而且,看得出來,以年長的傳統支持者居多。不過,即使如此,台上台下對於藍白二政黨在立法院惡搞,全部都充滿了憤怒。對照國民黨的場子,這裡是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憤怒的指數差不多,不過,理由與邏輯卻是完全相反。行政院長卓榮泰每場到,既然他來了,一些行政院的政務官當然也會到場助講。局勢演變至此,內閣成員早已沒有不支持大罷免的空間了。這是一個精細的分工,行政院官員講政策與預算,其他人則講大罷免。跟國民黨一樣,沒有一個民進黨的政治人物可以冷處理大罷免。
當然,台灣民眾黨也於上週末在街頭辦群眾活動。現場大概來了500人,不過,這個黨數學不好的傳統再度發揮,硬說有6千人。其實,罷免跟他們無關,他們卻也要上街頭,原因無他,因為選舉已經開始了,他們不能缺席。
不管它對民主是好是壞,大罷免都已經在路上。它讓明年九合一選舉,甚至2028年的總統及立委選舉提早啟動。表面上,這是罷免,實際上,對所有政黨來說,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政治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