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病毒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9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時事
諾羅疫情大爆發!腹瀉就診人數創5年新高 醫籲「這1物別吃」
2025.02.08 08:09
近期腹瀉病例激增,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2025)春節期間急診腹瀉就診人數達到近5年來的最高紀錄,且9成以上感染者確診為諾羅病毒。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金傳春表示,諾羅病毒極易變異且傳染力強,提醒民眾應特別注意食品安全,流行期間避免食用生海鮮,以降低感染風險。

時事
久咳要注意了!百日咳創5年新高 羅一鈞示警「1傳17」恐怖傳染力
2024.07.30 16:15
久咳不癒要注意了!疾管署今日公布3例百日咳個案,為1起北部家庭群聚,今年已累計16例百日咳病例創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若未打疫苗,傳染力極強,可能造成「1傳17」。此外,國內COVID-19下降但仍處流行期,但正值旅遊旺季仍要注意,預估最快於8月中旬脫離流行期。

時事
國內疫情彙整!新冠、流感仍流行中 M痘+5、百日咳+4皆創新高
2024.07.16 16:10
COVID-19與流感疫情儘管過高峰仍流行中!疾管署公布,上週新增898例COVID-19個案、104例死亡病例,儘管疫情下降,但仍處高點且流行期,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稱,預計8月中旬脫離流行期;上週新增61例流感個案、11例死亡,羅一鈞表示,最快8月初脫離流行期。

時事
雙疫情夾殺!單週COVID-19爆99死 青少女染流感搶救1個月不治
2024.07.09 15:11
COVID-19與流感疫情仍延燒!疾管署談及第6波COVID-19疫情在7月中旬到達高峰,上週新增987例個案與99例病歿,重症中包含1名6個月大女嬰仍在住院觀察中;流感方面,上週新增56例個案與21例病歿,死亡包含1名十多歲女學生住院1個月後不治。

時事
COVID-19重症近千例64死!青少年抽搐高燒42度 住院隔天不治
2024.07.02 16:02
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疾管署今日公布上週新增932例個案、64例病歿,死亡個案創下本波疫情單週最高,包含1名有癲癇病史的青少年經搶救無效死亡,他在病程中一度出現42度高燒與一度心跳停止,但因病況持續惡化不幸於住院隔日病逝。

時事
COVID-19單週增3成病例 估7月進入高原期!1男童重症住加護一週
2024.06.25 15:36
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上週新增817例個案,較前1週增幅超過3成,且上週新增40例病歿,疾管署示警評估7月中旬後可能進入高原期。此外,重症個案中包含2名幼童,其中1人較為嚴重,住院一週仍加護病房觀察治療中。

時事
新冠疫情再流行「2症狀」快篩約一半確診 醫籲:KP.2感染力不容小覷
2024.06.19 09:20
新冠疫情(COVID-19)全球生活化,國內疫情也再次進入流行潮,確診人數再攀升,較前一週幾乎翻倍,對此,第一線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就提醒KP.2變異株傳染力不容小覷,其中更有2症狀,幾乎快篩約一半確診。

時事
【懶人包】防疫措施鬆綁!機場3/1起停發快篩 9大運具仍要戴口罩違規罰1.5萬
2023.02.20 15:05
除部分場所外室內口罩解禁今(20日)上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新增1萬1,808例本土個案、252例境外移入、44例病歿,指揮官王必勝宣布,除醫療院所及大眾運輸強制要戴口罩外,其餘情形則由民眾自行決定,也不會為此多宣傳,且因應疫情降溫,下週起指揮中心僅在週四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狀況,若有特別事情才會另召開記者會。

時事
挺過一波!病例數比上週降15.7% 莊人祥估:年後1週疫情恐回彈
2023.01.15 16:49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連續6天下降,本週比上週病例數下降了15.7%,似乎挺過一波高峰,但接下來迎來農曆春節,疫情恐又有變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預估,接下來單週病例數有望低於9.9萬例,但是可能在「過年後1週」馬上回彈。

時事
羅一鈞認證!「2大變異株」加速器官老化 腦、心、腎衰退明顯
2023.01.12 16:47
全球COVID-19疫情流感化,確診已不再是新鮮事,不過疫情這3年,有不少人飽受長新冠所苦,如今更有研究指出若確診,其體內器官會加速老化3~4年,且若多次反覆染疫,老化速度則會更快。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2日)坦言「這2株」病毒,會導致器官衰退明顯。

時事
再喊話中國應分享疫情數據 WHO:可理解各國對中採預防措施
2023.01.12 08:24
中國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然而因資訊不透明讓其他國家相當憂心,就連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喊話過,如今11日再次重申中國應分享更多其爆炸性COVID-19疫情數據,同時也盛讚美國在對抗新變種病毒的抗爭中「極大的透明度」。

時事
中國解境、春節恐迎疫情高峰! 醫師示警:BF.7「滲透本土」會燒起來
2023.01.10 08:48
面對中國邊境解封、春節假期等,台灣境內恐迎來第三波疫情高峰。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根據最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病毒基因定序資料,變種病毒BF.7已滲透進本土案例中「大概慢慢會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