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平均每天花在工作上不超過2小時,其他時間我去外面學新東西、新知識,我很愛往花蓮台東跑去做志工。」做事規劃縝密的林健祥,已逐步安排公司幹部接班,今年62歲的他,計畫在第三博士廠落成運作5年後正式退休,然而閒步下來的他,走訪全台各慈善公益團體,尋找貢獻一己之力的目標。

林健祥從小就有雞婆助人個性,他雙耳佩戴助聽器,「高中時我在溪邊救了3名溺水者,我在下方推他們,結果耳朵被踢到受傷。」大學參加救國團活動,深入偏鄉、原住民部落,讓他留下深刻記憶,在美國的妻女、兒子返台度假,他都會邀家人造訪花東原住民部落,感受東台灣多元之美,順道幫忙弱勢族群。
「我的想法是人百年以後只能留下回憶,什麼都帶不走,我賺多少錢,能捐多少我就捐。」在林健祥的電腦檔案裡,有個公益累積表,20多年來他自己累積就捐了1.4億元,還不包括公司同事發起的捐1日月薪,8個受助對象他都親自拜訪評估,希望能把資源真正用在刀口上。
